新闻中心

EEPW首页 > 模拟技术 > 设计应用 > 智能手机处理器领域新进及退出厂商概述

智能手机处理器领域新进及退出厂商概述

作者:时间:2013-12-17来源:网络收藏

从来不缺话题,巨头苹果看似风光的背后却时刻感受着三星等对手的虎视眈眈,华为中兴的迅速崛起更是给到领跑者强大压力,其他的诸如RIM、诺基亚、摩托罗拉等一众亏损的厂商则只能望洋兴叹。

  技术更新换代之快也让人眼花缭乱,目前四核还方兴未艾,市场上又掀起了八核潮流,不知道那些手机厂商们自己是否也有这种感觉?但是巨大的市场诱惑却人忍不住想去分食。

  尽管市场发展势头非常迅猛但是市场风起云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下有人着急进入也就有人无奈推出。

  Intel--淡出7年之后重回移动领域

  七年前的2006年6月,英特尔作价6亿美元,把自己打造了十年但亏损巨大的XScale手机芯片部门出售给了Marvell,并从此淡出移动芯片市场。

  然而,英特尔不曾预料到,就在自己退出了移动芯片领域之后,全球手机市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智能手机如雨后春笋一般迅速崛起,并逐步取代了功能手机。这种变化,让身处其中的手机厂商、芯片厂商都饱尝甜头,尤其是智能手机芯片领域的霸主高通公司。

  在移动芯片领域有过多年积累的英特尔,显然无法安坐。2012年初,也就是退出移动芯片市场的六年之后,英特尔决定重返这一市场,推出了针对智能手机的凌动,并高调公布了第一批采用英特尔芯片生产智能手机的合作伙伴名单。

  如果英特尔在移动芯片领域的业务从未中断过,如今它在智能手机芯片市场的地位或许会强大很多。但遗憾的是,英特尔在这个领域中断了六年。

  虽然回归移动芯片市场的英特尔已经在这一年半的时间里获得了一些“强援”,但它毕竟曾在这一领域有过断层,要想笼络更多的合作伙伴、获得消费者的认可,都绝非易事。

  晨星半导体--2012年被联发科收购

  2012年6月的双M合并一直被津津乐道,当联发科宣布公开收购晨星股权时,双M合并事件震撼了全球半导体界。

  联发科 ( MediaTek )和晨星 ( Mstar )这两家在数位消费市场上素有“M brothers”之称的芯片大厂合并的举动,很可能在未来几年内,成为芯片市场上的新霸权。

  联发科收购晨星虽可见合并优势,却也面临更为激烈的竞争。联发科在智能手机芯片市场面临最强大的竞争对手是高通,高通与联发科的核心皆来自ARM的授权,但PC界的大厂英特尔,进军智能手机芯片市场来势汹汹,预期2014年英特尔以14纳米半导体制程挺进智能手机芯片市场,将极具竞争力,也成了未来新联发科另一个强劲对手。

  德州仪器--2012年黯然退出手机芯片市场

  有人风光,也有人落寞。因为市场竞争激烈,毛利率下降,德州仪器在2012年成为第一家退出智能手机芯片市场的厂商。德州仪器并未亲口承认,但是将更多投资转向汽车生产商等工业客户的策略,显示这家厂商事实上已经退出。

  德州仪器推出不少著名的手机处理器,其中以 OMAP 3430 和 3630 最为人熟悉。但是由于缺乏完整的解决方案(德州仪器的应用处理器很出色,但缺少基带芯片业务),德州仪器在智能手机芯片市场的份额不断下降,运营亏损也持续扩大。虽然寻求过出售,但最终还是无人接盘。

  德州仪器的退出实际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关键词: 智能手机 处理器

评论


相关推荐

技术专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