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EEPW首页 > 模拟技术 > 设计应用 > 关于智能卡芯片的发展,英飞凌是这么看的(二)

关于智能卡芯片的发展,英飞凌是这么看的(二)

作者:时间:2013-11-30来源:网络收藏
里面有一个模块是接触式的,ATM可以用。同时里面内置一个天线,可以做小额支付、交通等。最早的标准模块有一个焊接的过程,两个焊点将天线焊上做成卡片。这是标准做法。

  线圈模块技术(Coil on Module)是没有物理连接,没有焊点的,直接在模块背后做成小天线,通过小天线耦合到卡内大天线,然后再到读写器,所以是两次耦合的过程,可以避免物理焊接。优势在于简化生产流程,降低成本,提升良率。生产本身不需要有天线对位,不像焊点。对用户和银行来讲,接触点最怕弯折,如果把银行卡放在钱包里,坐下或者站着钱包弯曲,时间久了,焊点容易断开。如此一来会影响通信。现在的新产品没有焊接,抗弯折等各方面能力会提高。因此会提高产品可靠性和寿命,不易损坏。对厂商来说,中国双界面卡的量很大,很多厂家都需要设备。双界面卡的生产设备贵,因为牵扯到天线的设计和焊接等,技术含量较高。客户手里有的都是原先做SIM卡和接触式卡的设备,相对来说比较便宜,而且有现成的。

  如果采用线圈模块,可以用现有设备,不用买新的生产线就可以生产双界面的卡片。客户对此非常有兴趣,只要调整设备参数就可以做双界面卡。同时还有一个好处是可以减少模块的厚度。如果没有焊点耦合会减少厚度。卡背的外观比较漂亮。如果模块越厚,成卡后面会有凸起或者凹陷。模块越薄越平整,对印刷也有好处。和中国一样,国外金融卡市场也越来越多向双界面方向发展。线圈模块本身可以节约成本,实现快速生产提高产能。这是英飞凌今年主推的一个技术。

  问:能否介绍一下贵公司的移动支付方案?

  关于智能卡芯片的发展,英飞凌是这么看的(二)

  图 移动支付分类

  答:移动支付比较热门。一般的移动支付有三种类型。一种叫做近场支付,NFC就是近场支付的一种,也就是在靠近终端的过程中进行支付。另外一种是远程移动支付。用得较多的是直接通过网络形式进行网上银行交易。不用出示卡或者手机,直接通过网络。第三种是移动POS机,在手机上装一个读写器,就可以刷卡。

  现在全球的趋势是近场支付,也就是NFC。

  问:什么是NFC方式?

  答:它是读写器和卡片的结合,这个设备可以被读写,也可以读写。它由两部分组成,一个是设备,如手机、平板电脑、掌上电脑,一个是安全卡。从设备来讲,如果在手机里实现NFC,就要放入Modem,同时在手机后面设计一些天线,不论是设计在背盖上还是电路板内。这一点也是为什么NFC推了很多年但才开始起步的原因,因为手机的供货商太少。现在越来越多的手机都是缺省内置NFC /SWP的方案。Modem是NFC的一部分,但Modem毕竟是在原手机上多加一块额外的,原来做手机的无线的厂商,在设计自己的无线、网络芯片、蓝牙芯片上,顺便将Modem集成。集成之后手机还是用相同芯片,但是包括了NFC的内容。在手机端是这样的。

  从卡端来讲,移动、联通、电信,都在尝试SWP SIM卡的方案,SIM卡除了通信之外,还能作为安全模块控制交易流程。对于银行来讲,除了和电信运营商合作,还可以选择SD卡方式。银行给客户发放SD 卡,就可以管理整个交易流程。手机厂商则通过嵌入式的安全芯片,开放给银行或者支付厂商开通功能。当然主控权还是在移动运营商,银行以及第三方支付的厂商的手里,同时要遵照国家相关部门的协调和管理。

  问:英飞凌在NFC 上能做什么?

  答:不论用户选择哪种方案,英飞凌都有一种产品符合,包括SWP-SIM, SD方案,嵌入式方案,双界面方案。

  目前市场上有双界面卡加柔性天线的SIMPASS方案,电信用的最多,现在已经有六七百万用户了。这种方案正在进行去除外界天线的改版。

  随着SWP-SIM的普及,移动、联通和电信都在向这一方向进行研究。

pos机相关文章:pos机原理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关键词: 智能卡 芯片

评论


相关推荐

技术专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