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EEPW首页 > 模拟技术 > 设计应用 > 一种高可靠性软件测试方案(一)

一种高可靠性软件测试方案(一)

作者:时间:2013-11-30来源:网络收藏
e-width: 0px">  软件确认技术 单元测试 软件缺陷(错误)跟踪管理

  集成测试

  系统测试 件管理

  交付测试

  YSR中国可靠性资源网

  其中,软件验证技术着眼于排除软件开发文档中的错误。验证活动涉及的文档按开发流程主要涉及需求规格说明、设计规格说明(包括概要设计规格说明、详细设计规格说明、数据库设计规格说明)、编码规格说明、产品交付文档等一系列书面材料。目前验证技术的实施在很大程度上是依靠测试人员手工完成的。验证活动视实际需要有时还会涉及到开发人员和目标客户,需要得到他们必要的理解和支持。验证测试采用的主要测试手段有:面对面质询、文档抽查、非正式会议、同行评审等等。

  相对于软件验证技术,软件确认技术则主要着眼于排除程序代码中的错误。活动涉及的对象主要是程序部件的代码或软件成品。在实施过程中,常常按被测代码的规模和测试所处的层次将软件确认测试分为四个阶段,即:单元测试(也叫类测试)、集成测试(也叫组装测试)、系统测试和交付测试。确认测试基本上由人员对照相关开发文档运行程序独立完成的。必要时,也可让设计人员带领测试人员阅读程序代码共同发现其中的错误,(即所谓代码评审会)。有意见认为,在单元测试(或类测试)阶段,应该有软件编码人员参与,这样能减轻测试人员阅读代码障碍。原则上,测试理论不提倡程序作者负责把关自己编写的程序的质量。在实际实施过程中,可视实际情况灵活处理。(如成对编程可能会较好的处理单元测试这个难题,上面提到的代码评审会也是为应对这个难题而想出的一个好办法。),软件确认技术目前已经部分地实现了测试工具的自动化,市面上已有不少自动化工具能在测试人员的辅助下完成相应的测试工作(例如用于Java代码单元测试的Junit工具,又如用于GUI测试的Rational Visual Test工具,等等)。

  软件验证技术和软件确认技术均属于测试技术层面的东西。然而对于工程质量的保证而言,光靠技术还远远不够,还需要技术管理层面上的东西。软件测试管理技术的诞生正是为弥补这个不足。按照管理的对象不同,测试管理技术大致涵盖软件测试团队组织管理、软件测试计划管理、软件缺陷(错误)跟踪管理以及软件测试件管理四大部分。下面,笔者将结合CraftGS项目对该测试方案做一个详细的诠释。

  4 在CraftGS项目中具体应用上述测试方案

  CraftGS五个分系统的开发过程均在CraftGS测试团队的质量控制下有序进行,严格地实施了上述测试方案。经专家评定,各分系统及最后集成后的系统总体均达到了任务书中所分配的可靠性指标。

  4.1 在CraftGS项目中应用软件验证技术

  CraftGS项目中应用的软件验证技术主要包括需求规格说明验证、设计规格说明验证、代码验证以及交付验证。以下逐一说明。

  需求规格说明验证的主要任务是保证用户的功能需求、业务需求、以及其他的一些需求(如非功能性需求、约束性需求等等)都已经被分配到软件需求规格说明的各需求项中。

  设计规格说明验证相对需求规格说明验证而言,稍微复杂些,它包括3个部分的内容:即概要设计规格说明验证、详细设计规格说明验证以及数据库设计规格说明验证。其中概要设计规格说明验证的主要任务是确保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中的需求项全部已经分配到了概要设计规格说明的各软件模块之中并且无多余物,详细设计规格说明验证的主要任务是确保概要设计规格说明中的模块已经全部分配到详细设计规格说明的各软件单元之中并且无多余物,数据库设计规格说明虽然从范畴上讲应该属于详细设计规格说明范畴,但笔者认为因改把它独立出来实施验证活动。(数据库设计和软件设计毕竟有很多不同之处。)数据库设计规格说明验证的重点任务是验证数据库与外部应用程序的接口是否正确、数据操作实现界面是否清晰、数据库整体设计是否合理、数据表设计是否符合3NF要求(如违反范式要说明详细理由)以及数据表中的字段(键)和索引的设计是否高效合理等等。完成设计规格说明以后,下一步要做代码验证。

  代码验证的内容包括:代码编写规范审查、代码审查和代码静态分析三个部分。代码编写规范审查主要是审核代码排版的格式以及注解的格式是否符合开发团队的相应规范;代码审查的任务主要是验证详



评论


相关推荐

技术专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