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EEPW首页 > 嵌入式系统 > 设计应用 > 基于单片机的PSD数据采集电路的设计方案

基于单片机的PSD数据采集电路的设计方案

作者:时间:2014-01-08来源:网络收藏

  

  由控制CE 为高电平,CS、R/C、A0 为低电平,启动12 位数据转换;转换状态输出端口STS(28)与的PD2(16)相连,当STS为高电平时,AD1674处于模/数转换状态,而STS为低电平时,模/数转换结束,可以读取转换数据;由于只采用8个输入端口读数据,故转换的12位数据需要分两次读出:即先将R/C、A0端口(5、4)电平置高,读低4位数据至,然后将A0端口电平置低,读高8位数据至单片机。

  3.3 单片机控制电路

  单片机是整个电路系统的核心部件,其作用是控制实验过程和数据的转换、存储与传输。本实验采用ATMEL 公司的Atmega16单片机,其引脚及功能如图8所示。

  

  3.3.1 信号控制

  单片机的PC1 口(23)接7407 同相缓冲器,信号经电流驱动后调制激光器发光。

  3.3.2 数据存储和串行传输

  (1)数据存储

  如图4 所示,单片机的PB 口(1~8)与AD1674 的数据输出端(20~27)相连,为A/D 转换后的数字电压输入口,每次传输8位数据。由3.2节可知,电压信号经A/D转换后为12位数字信号,需分为2次传输,而单片机也需要2个字节存储1个数据。即采集输出的Diff X、DiffY、Sum X、Sum Y 等4个数据需要8个字节存储。

  (2)数据传输

  由于采集的数据在单片机中是连续存储的,因此数据通过RS 232 串行传输至计算机时,需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分组、加标识,以免数据组合时发生错误。

  表2给出了对Diff X、DiffY、Sum X、Sum Y 4个12位二进制数据编码的规则。

  

  即采集的一组数据,每个字节中前2位为标识位,后6位为数据位,并且只对前4个字节的标识位进行编码。

  Mega16单片机的串行通信端口RXD(14)和TXD(15)分别与MAX232串行通信芯片[8]的RXD(11)和TXD(12)端连接,通过串口实现与计算机的通信,并可在计算机中使用串口调试工具Comtools软件读取数据。最后经数学处理,得到表示x,y 位置信息的数字电压值。

  3.4 实际电路

  图9为数据采集、信号传输及过程控制单片机电路的实物图。

  

  4 结论

  本文先通过介绍高精度光电位置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并根据实际选取的SiTek公司出品的SPC01型的结构及输出特性,然后提出了一种基于单片机技术的PSD输出信号的设计方案。该设计方案中的电路在保证有效对数据进行快速采集的基础上,具备结构简单、成本低廉、体积较小等优点,适合在实验室条件下进行实验操作,为后续的PSD定位精度、输出特性、抗干扰措施等研究奠定基础。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评论


相关推荐

技术专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