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EEPW首页 > 嵌入式系统 > 设计应用 > 基于ARM的实时语音识别系统在家庭监护机器人的实现

基于ARM的实时语音识别系统在家庭监护机器人的实现

作者:时间:2013-05-29来源:网络收藏
语音是人类最常用的交流方式,也是人类和计算机交流最渴望的方式。因此用语音同计算机交流也成为了最近研究的热点,计算机对语音的理解是计算机科学中的一个引人人胜的、富有挑战性的课题。

进入90年代,随着多媒体时代的来临,迫切要求语音识别系统从实验室走向实用。许多发达国家如美国、日本、韩国以及IBM、Apple、ATT、NTT等著名公司都为语音识别系统的实用化开发研究投以巨资。IBM公司于1997年开发出汉语ViaVoice语音识别系统,次年又开发出可以识别上海话、广东话和四川话等地方口音的语音识别系统ViaVoice’98。目前市场上已经出现了语音识别电话、语音识别记事本等产品,如美国VPTC公司的Voice Organizer和法国的Parrot等。

我国语音识别研究工作开始的较晚,但近年来发展得很快,一直紧跟国际水平,国家也很重视,并把大词汇量语音识别的研究列入“8 63”计划,由中科院声学所、自动化所、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及北京大学等单位研究开发,取得了高水平的科研成果,如中科院自动化所研制的非特定人、连续语音听写系统和汉语语音人机对话系统,其字准确率或系统响应率可达90%以上。鉴于中国未来庞大的市场,国外也非常重视汉语语音识别的研究。美国、新加坡等地聚集了一批来自大陆、台湾、香港等地的学者,研究成果已达到相当高水平。

1 系统设计

文中是项目中的语音识别系统设计部分,设计目的是设计出一种可以识别语音的、协助监护家庭行动不方便人员的机器人。为实现该语音识别系统,设计了语音识别系统总体结构框图,如图1所示。

b.JPG



1.1 硬件设计

文中所研究和设计的功能,都是应用在移动机器人上的。因而系统的研究设计需要考虑到体积小、省电、便于移动的特性,并需具有便于家庭用户操作的友好显示界面。对于语音识别部分,需要用到用于语音识别算法处理的处理器、语音采集电路和语音输出电路,如图2所示。其中语音识别算法运算的处理器主要负责算法的运算处理,相当于机器人的大脑;语音采集电路负责采集外部的声音信号,相当于机器人的耳朵;语音输出电路负责输出话语声音,相当于机器人的嘴巴。

c.JPG



1)语音识别算法处理器选择

根据系统设计功能的要求,目前常用的语音识别芯片种类一般有:单片机(MCU)、DSP和SoC(System on Circuit)。考虑到普通单片机(MCU)资源的紧缺及运行速度较慢的缺点,因而在本系统设计将不考虑使用单片机(MCU)作为语音识别的处理器。DSP包含用作数字信号处理的专用部件,运算能力强、精度高,但目前DSP的价格比较高,同时考虑到本系统的特性,需要选择一种既有较强的运算能力,合适于语音识别的功能,并且能实现较好的用户操作界面,并带有文件系统(用于识别地图)的功能,因而选择DSP并不是明智之举。目前Texas Instruments公司新推出的一款芯片OMAP3530,它具有双内核 CortexTM-A8的内核和TMS320C64+TM DSP内核,属于高性能的OMAP35x架构系列产品,满足了系统设计的各种功能特性要求。

c++相关文章:c++教程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评论


相关推荐

技术专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