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EEPW首页 > 光电显示 > 设计应用 > LED显示屏驱动设计原理及发展趋势

LED显示屏驱动设计原理及发展趋势

作者:时间:2011-07-24来源:网络收藏
常关键,这是个很赫手的问题,需要有专门的PCB 工程师。屏幕电源分布供电情况,也是重要的因数。

受上述因数影响,电压峰峰值计算是复杂的,从应用角度实测,静态屏幕通常大约在7-9V之间。扫描屏幕大概在10-13V之间,扫描屏幕电压峰峰值升高和扫描屏幕开关速度提高有密切关系,传输速率提升,提高LED开关速度,同时也提升电压波动变化率,电压峰峰值也会提高。

前面讲过最开始是采用74HC595设计屏幕,后来发现耐压只有9V设计的74HC595会因此损坏,分析认为是电压峰峰值所致,在屏幕的发展过程中不断的提高输出端口的耐压,彻底的解决了这个问题。这些年有部门公司设计16通道IC,采用了耐压9V的设计,在部分屏幕使用没有问题,可是有些公司的LED屏幕上使用损坏率很高,问题源于此。

近年来部分公司设计出网格装的屏幕,这种长距离细线径供电方式,电压峰峰值尤为突出,部分波峰电压高达15V以上,致使多款屏幕驱动芯片在网格屏幕上,显露出耐压不足情况。16通道恒流驱动器还会用到屏幕以外的LED装饰领域,比如护栏管等,设计供电电压在12V以上,这些设计电压峰峰值也会高达15V左右,甚至更高。因此驱动芯片输出端口耐压是非常重要的参数。

㈡ 耐压能力测试

既然是重要的参数,那就给出简易可行的测试方式。随机抽取CYT62726共3pcs芯片,测试芯片其中一个端口,芯片给予正常供电,是关闭状态。CYT62726规格标准是耐压17V,17V是一定能给予客户保证的耐压。

测试按照一定的步骤,从5V供电不断的提高到17V,漏电在6nA以内,对端口串接的LED做直观判断,LED看不到亮度。继续增加电压到24V,IC仍然可以承受,随着电压增加端口漏电也随之增加,超过0.5uA时LED有机会看到亮度,25V以上IC会损坏。

结果:经测试端口加载17V电压都在10nA以内,结果是满意的。可观察到LED亮度点亮电流在1uA,小于0.5uA电流可视为没有漏电。红色数据表示到了芯片的极限,工作已经不能正常。

㈢ IC可靠性测试

驱动芯片可靠性测试是复杂的,也是很重要的,它不仅要对芯片设计做出分析,还要对封装载体的可靠度评估,对屏幕驱动芯片,属于功率器件发热量很大,可靠性测试至关重要。

下面是一般性测试结果,主要是对封装的可靠性做出评估。

五、LED屏幕控制

㈠ 系统

国内控制系统发展比较成熟,主要分两种方式,一种是基于以太网络方式,千兆网卡分发数据,分控制器分配数据到LED显示单元板,应该是未来主流应用方式。第二种是从显卡DVI读取视屏数据,压缩再通过数据卡发送出去,也是网络方式,与网络区别在于这里是串行数据格式,终端的单元板数据分割基本都是一样。

读取DVI数据用的最为普遍,采用信号包复用技术同步传送显示数据和控制数据,高效率的灰度分割算法,这里可以同时读取到帧、行频同步。主要由两部分组成:采样数据发送卡和现场分控器。通过大规模逻辑及其他组件,实时同步采集计算机输出的显示数据,通过高速缓存、格式转换后,由大容量传输通道传送到LED显示屏现场,最终转换成LED扫描控制信号,在LED显示屏上实现高清晰的视频、图片、文本等节目内容的显示。

从电脑的DVI接口采集高清晰显示数据,输出差分信号。DVI接口高速输出的显示信号是串行灰度的数据,24位色数据,每个颜色的权值数据为8位,灰度等级为256级。LED显示屏上的灰度实现,是通过控制每一个LED的点亮时间PWM来实现的,为了更高效的实现不同的灰度,屏幕每个权值独立显示的方式,即控制整个屏幕分别显示1~8个权值的亮度。整个数据格式转换过程由,通过权值分离-缓存-分区提取-数据重整等一系列过程,最终得到LED显示屏的扫描数据。

LED屏幕灰度按256级灰度计算,8位权值数据由高到低依次为D7,D6……DO。设置合适的输出显示屏的串行时钟。提高并行输出的RGB数据信号组,即可提高显示屏面积并满足实际高清显示效果。对于不同的节目源、不同的显示屏体,需要经过不同数值的伽马校正来获得更符合人眼视觉的显示效果,得到更清晰的图像。

DVI接口送过来的同步视频信号数据量大,数据发送卡会将数据压缩,借助网络成熟芯片发送。考虑到控制器与LED屏幕的实际距离,采用网线差分或光纤长距离传输。 LED显示屏由多个显示模组组合而成,显示接口一般由以下几个信号组成:串行数据;多组红、绿、蓝信号;并行时钟;并行锁存;并行使能;行编码信号等,一般最多16行扫描。

LED显示屏为实现大面积显示,屏幕面积一般较大,而显示屏的控制数据一般都是串行传送,控制线都非常长且容易收到干扰,在大面积情况下可以保



评论


相关推荐

技术专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