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EEPW首页 > 嵌入式系统 > 设计应用 > 现场总线构建无人职守供热联网监测系统

现场总线构建无人职守供热联网监测系统

作者:时间:2012-12-29来源:网络收藏
  技术的发展引起了传统控制系统结构的改变。在供热系统中,到目前为止我国大部分地区都采用各供热站人工抄表并上报数据到本供热公司,然后由专人负责记录、统计和分析,因此,各热力公司每天的运营情况不能及时地反馈到供热办。为确保对居民的有效供热,技术在此发挥了强大的作用,其不仅实现了自动抄表功能而且能够及时将数据发送到供热办。

  对供热控制系统的新要求
  在我国能源结构中,供热耗能所占比重很大,其节能潜力相当可观,主要表现在:因热网失调造成的能源浪费;供热系统中缺乏有效的调节手段,不能实现意义上的运行调节,实现按需供热,设备匹配不尽合理,运行费用过高,特别是热网循环泵耗电过大等等许多方面。城市供热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冷暖,从供热最主要的目的出发,应该建立一个从最末端(用户)到换热站、供热站、热源之间的一个有效的灵敏的自动运行调节的系统,才能彻底解决供热系统中的不合理问题。因此,现代检测及管理系统须具有以下特点:
  ■ 减少人的劳动强度;
  ■ 各供热站实现自动抄表功能;
  ■ 供热公司可以查看接入本系统的各供热站实时供热数据;
  ■ 供热公司也可查看各供热站的历史趋势和数据并可打印
  ■ 系统运行稳定可靠

  技术的特点
  现场总线技术是安装在制造和过程区域的现场装置与控制室内的自动化装置之间的数字式、串行、多点通讯的数据总线(国际电工委员会IEC6-1158),它可以解决多种现场智能化仪表、控制器、执行机构等现场设备之间的数字通信问题。
  现场总线的通信方式可以采用有线方式或无线方式将符合同一种现场总线标准的现场设备及控制单元相互连接起来,以构成数字化的通信网络。其主要特点为:
  ■ 提高了系统精度及可靠性,系统集成大大简化,便于维护;
  ■ 降低了控制风险,将控制功能分散化,提高了系统反应速度;
  ■ 节省了大量的信号电缆;
  ■ 现场设备具有自诊断功能,容易判断故障所在;
  ■ 开放的技术标准,用户可以择优选择。

  控制系统的构成
  该系统中的各个供热站分布在方圆400平方公里的范围内,且每个供热站之间分布分散,因此供热公司通过拨号网络的形式自动轮询本公司所管辖的各个供热站以便实时采集现场数据,同时通过无线微波的数据传输方式把供热公司所采集的数据实时地传送到供热办的SQL数据服务器上。
  该系统包括两个部分:数据管理与分析系统、实时监控系统。在此主要介绍实时监控系统。实时远程监控系统(各供热公司内)通过拨号网络采集各供热站的数据。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评论


相关推荐

技术专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