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EEPW首页 > 嵌入式系统 > 65nm成为制程应用分水岭

65nm成为制程应用分水岭

——
作者:lijian时间:2007-06-29来源:收藏


    按照摩尔定律的说法,2006年初半导体制造业就已经进入了65nm时代。不过,令所有人始料不及的是65nm的普及远远非预期的那样迅猛,在很多领域似乎根本不去考虑65nm制程的问题,比如MCU,再如多媒体解码芯片。于是,我们看到的结果是本该广泛应用的65nm制程在全面投产18个月之后的应用领域只局限在少数几个领域,这其中一向走在消费前沿的CPU和存储是最火爆的领域,而FPGA则是另一个热衷于追逐65nm的拥趸。

     当90nm推出之时,半导体正式宣布进入纳米时代,几乎所有的应用芯片设计纷纷将目标瞄准了90nm制程。对于大多说设计公司来说,90nm与其说是市场需求不如说是一种时髦的追求。然而,当众多设计公司将重点转向90nm之后,忽然发现并非所有的领域都是那么必需。至少对于很多对功耗和尺寸要求不是那么苛刻的领域来说,90nm并没有体现出比130nm足够的优势。于是乎,不少设计公司发现也许130nm还有足够的生存空间,而90nm所要求的诸多设计工具和设计思路的转变带来了高昂的额外成本,这对于大量资本并不雄厚的小公司来说无异于一种浪费。正因如此,当65nm开始大肆入侵之际,众多设计公司开始选择保持理性,也许65nm并不是不可为,而且也必将是趋势,但至少短时间内65nm还略显昂贵。仅仅从制程的成本上65nm相比于90nm还有不小的距离,这对于成本影响极其敏感的领域来说意义重大。

     当然,摩尔定律依旧维持着其权威性,同样市场也需要更先进的制程来推动电子产品的进步。65nm最核心的优势就是低功耗和小尺寸,于是在对尺寸极为敏感的存储器领域有着巨大的诱惑力,而当处理器速度已经很难得到提升之时,低功耗则成为竞争中最为关键的性能;至于FPGA,在功耗和尺寸两方面都有相当严格的要求,因此,在这三个主要领域应用最先进的制程就成为市场的必然需求。更为重要的一点是,这三个领域都是少数几家企业垄断的行业,采用先进的65nm技术无疑是垄断企业加强其市场地位的重要手段,毕竟从目前65nm设计开发工具的成本来说,并不是那些小设计公司所能承担的。

    当然,按照摩尔定律的说法,今年下半年就将进入45nm的时代,而Intel已经计划今年下半年推出45nm的CPU产品,台机电同样宣布明年上半年可以大规模生产45nm的产品。只是根据目前的了解,除了处理器和存储器之外,估计没有其他应用芯片将继续跟风推出45nm,至少从多种渠道获得消息称FPGA将最早在2008年下半年才开始着手研究45nm的制程工艺,而新产品的推出将最早在2009年。


    也许当CPU携手存储器迈向45nm之时,与之类似的MCU还停留在130nm这样一个巨无霸的工艺,你不必为此感到诧异,因为从65nm开始半导体制程已经开始随应用的不同而开始分化了。



关键词: IC 制造制程

评论


相关推荐

技术专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