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EEPW首页 > 业界动态 > [市场观察]变革前中国fabless公司的生存之道

[市场观察]变革前中国fabless公司的生存之道

作者:iSuppli VINCENT GU时间:2009-03-23来源:电子产品世界收藏
中国的《周易》写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iSuppli公司认为,对于中国的无厂半导体设计产业来说,已经走到了穷途,现在到了应该变革的时候。

  在全球经济陷入危机之际,中国年幼的无厂产业面临巨大挑战:需求下降,现金储备萎缩,资本金损失,同质化产品过多,价格竞争激烈,运营成本上升,开发风险增大,市场导向混乱,产品定义不明。

  预计这些问题将导致100多家中国企业在未来两年内消失。幸存者将是那些找到新的成功模式的企业。

  iSuppli公司给出了渡过当前转换时期的两条策略:专注于核心业务和在正确的时间进入有前途的市场。

抓住核心
  多数中国无厂半导体公司什么事情都做,包括市场分析、生产定义、算法与架构、前端与后端设计、推广、销售与客户服务。但是,这些公司也往往只专注于一两种产品。

  这种做法是费力不讨好,它增加了管理费用,延缓了对市场变化的响应速度。在数字消费领域,迅速响应比获得大量市场份额更为重要。

  iSuppli公司认为,中国无厂公司应该把许多业务委托给其它公司,并与高科技领域中的其它厂商合作。通过外包非核心业务,无厂公司就可以专注于自己的核心业务:产品定义,前端设计与知识产权(IP)。

  设计服务公司可以提供专业质量的流片服务。由于所处理的产品数量巨大,它们也能从代工厂商和装配厂商拿到有竞争力的价格。

  无厂/设计服务联盟对于双方来说应该是双赢合作,尤其是在目前的经济危机之中。与设计服务公司合作,为无厂公司提供了削减成本和专注于增强核心竞争力的较好途径。

  有些中国企业已经在采取这种模式方面取得明显进展。它们保留了核心的产品定义与市场定位,但不再维持大量的设计能力。相反,它们与设计服务公司结盟,包这些任务外包了出去。

  iSuppli公司预测,从什么都做到只专注于核心竞争力,这种变化将非常普遍,并将帮助中国无厂产业在数字消费市场取得更大成功。

抓住市场时机
  多数中国无厂公司都历史较短,规模较小。对于这些公司来说,在新兴市场参与竞争是十分危险的事情,因为它们没有现金流,也不具备成为技术垄断者的实力。但是,50%的公司乐于宣布自己是最先进入某个市场的企业。

  现在,到了改变的时候。

  中国公司应该选择在正确的时机进入市场,而不要轻率地抢着成为第一家进入市场的竞争者。

  台湾地区的联发科在消费电子半导体领域业绩骄人,是因为它谨慎地选择进入哪个市场,以及进入市场的正确时机。联发科专注于一个成熟的产品领域,而且在进入市场时采取了追随领导厂商的策略。中国厂商应该学习联发科的做法,选择正确的市场和时机。


关键词: IC fabless

评论


相关推荐

技术专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