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EEPW首页 > EDA/PCB > 市场分析 > 中国IC设计:志在必得

中国IC设计:志在必得

作者:时间:2009-08-13来源:SEMI 收藏

  通常从市场经济地位出发, 来分析中国的业应该没有任何理由上不去。如市场问题,没有人会怀疑中国的IC市场是全球最大的, 连台湾的联发科也要往深圳跑。 至于人材也大多数从海外归来,有一定的经验, 虽然中间肯定有良莠不齐,但也不可能大部分都不能成功。至于第三个资金条件,确实目前对于初创公司的要求高了,不太可能100万美元就能创立一个公司。相信国家有专项资金,加上风投也不应该有问题。最后还有一个实例,我们对岸的台湾同胞, 具有同文化,同语言及同文字都作得如此出色,居全球第二。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amcfsurvey.com/article/97125.htm

  那么可能的原因又是什么?有人认为国内的公司,真正能够与深圳本地的Design house及终端产品厂商三位一体把一个产品做到最后的不多见,以至于很多技术力量很强大的公司没法第一时间把他们的技术应用到最前沿的产品上来,总是感觉慢半拍。

  国际电子商情孙昌旭的观点是缺乏团队及领军人物。

  行业协会祕书长徐小田曾语重心长地表示, 设计公司不能只想到如何从国家获取补助,对于它们可能没有好处。希望IC设计公司能安下心来, 少些浮躁, 踏踏实实地作好每一个产品。

  全球半导体联盟(GSA)执行总监Jodi Shelton女士,她花了六个月的时间与台湾、上海与北京等地的产业高层洽谈,试图理清阻碍中国半导体产业成长的真正原因。

  另有专家Walden International风投公司董事长Lip-Bu Tan,认为,中国第一波成立的初创IC设计业者未能取得成功的原因,是因为它们大多都是「一招半式闯天下」;而Tan表示,新一代的初创公司必须要是「平台式方案供货商」,能支持从手机、机顶盒、数字相机到Netbook等多种产品的设计。

  结论

  中国半导体业尤如“掌上明珠”, 或许日久渐渐地失去原有的“光辉”。 从战略地位出发, 被视为电子工业的基础, 我们一定要依仗创新与发展, 来进行半导体业的新一轮突破。希望此次有点新的思路, 新的动作, 来实现30家产值在2亿美元以上IC设计公司的成功。

  依据以上种种观点, 可能中国IC设计业上不去的原因是个综合因素, 也即要用综合冶理的方法, 或许时间上要久一点。

  业界盼望中国IC设计业能迅速地扭转被动的局面,尽快地步入正常发展轨道。因为中国的半导体业如果IC设计业达不到应有的水平与地位, 想仅依靠代工来发展芯片制造业也是很难取得成功。另外,如果从战略地位出发, 中国长久地没有自己的品牌, 即便有全球最大的IC市场也是为它人作嫁妆。然而自有品牌决不可能会自然诞生。也必需是通过实践,由小到大,逐步地成长。我们看到了政府的决心与投入,更希望中国IC设计公司能够用实际行动来证明自己。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评论


相关推荐

技术专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