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EEPW首页 > EDA/PCB > 业界动态 > 中芯国际:上海高新技术产业化酝酿重大突破

中芯国际:上海高新技术产业化酝酿重大突破

作者:时间:2009-09-18来源:第一财经日报收藏

  我们国家在上是生产强、应用弱。有人说我们投资的多晶硅十多万吨的生产能力可能是过剩的,我觉得在中国没有正式开启上网电价,真正开始应用之前,讲过剩还为时过早。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amcfsurvey.com/article/98256.htm

  酝酿重大技术突破

  CBN:除了大规模的屋顶应用外,我们在技术上是不是也有了突破?

  江上舟:应该说,太阳能的电池技术已经是比较成熟的技术,在发达国家已大规模应用了。但是,技术的主流是晶硅电池,它在可预见的将来不会有根本性突破。比较大的改进将发生在光伏薄膜电池领域。而且,光伏电池成本的降低很可能主要靠规模的扩大,而不是靠技术上有重大进步。

  而光热技术正在上海张江酝酿重大突破。以归国留学生创业团队为主成立的益科博能源公司,利用自己发明的模块定日阵集热技术将使发电成本大幅下降,降到跟煤发电成本差不多。

  太阳能应用弱的一个原因是成本高,现在需要政府大量补贴才能运营,但借助这项最新的太阳能光热技术,我们可以完全实现低成本的太阳能推广应用。

  CBN:有人评论称太阳能产业方面,江浙远超过上海的一个很重要因素是民营经济大量参与到了产业的发展中来,你怎么看?

  江上舟:、新技术的发展,一定要新的机制。我们太阳能发展慢,就是因为国有企业占了大头,占了更多资源,占了更多的领导注意力,结果反而发展得比较慢。

  民营企业是应该大发展,尤其是新兴领域。不要再局限搞国有体制,新的产业一开始就应搞股份制,就没什么属于谁、不属于谁的问题。

  建自己的工业研究院

  CBN:现在上海搞高新技术产业化,重点聚焦九大产业领域,这意味着上海再一次强调了自己在向先进制造业方面倾斜?

  江上舟:对,原来一些专家公开认为上海应该大搞服务业,不要再搞制造业。但这回国家“两个中心”建设的批复讲得很清楚,从国家定位来讲是为了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才要建设“两个中心”。

  上海仍然要在中国的新型工业化过程中起到举足轻重的率先作用。而且,我反对片面要求上海的工业部门去解决就业问题,这对上海工业发展没什么好处。解决就业主要靠服务业,因为服务业有服务半径的问题。而工业已经全球化,你生产一个螺丝钉也处在世界各地竞争之中。因此,上海今后的先进制造业应该主要是技术密集型,或技术密集加上资金密集型产业。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在上海的生存空间将会越来越小。



评论


相关推荐

技术专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