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EEPW首页 > 电源与新能源 > 市场分析 > 控制继电器:关注新市场 开发新产品

控制继电器:关注新市场 开发新产品

作者:时间:2010-05-27来源:中国电子报收藏

  中电元协信息中心的统计数据表明:我国出口的数量虽然降低了,但出口值却增加了,表明出口的附加值提高了,即高附加值的在出口量中显著提高了份额。我国继电器行业的高附加值产品已有较大提高,在某些领域已在逐步取代进口产品。虽然如此,但现在就言继电器产业乃至我国的经济形势已完全转向为时尚早,波浪式的起伏或恢复过程会持续一段时间,达到正常态势和发展速度还需一至两年。2010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在巩固2009年继电器产业逐步回升的基础上,要更加注重提高企业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注重企业发展方式的转变,注重产品结构的调整,努力实现更好更快可持续发展。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amcfsurvey.com/article/109416.htm

  结构调整任重道远

  虽然我国继电器行业的高端产品、高附加值产品比重已有显著提高,其技术、质量水平也明显提升,但是中低端产品、低附加值产品仍占据产量的绝大部分。由此衍生的价格战并未消除,在某些家电用的通用继电器,如小型塑封类产品上甚至还有愈演愈烈之势;平均每只约合人民币1元多的继电器,耗工耗时,区区几分钱甚至几厘钱的利润,甚或在美其名曰“不争利润争市场争份额”的旗号下,一些企业生死拼杀,产能极大过剩。

  因而,产品结构的调整任重而道远,企业必须在产品结构、市场结构上下力气进行调整。继续攻克高端产品,低端产品顺应世界潮流向低成本的海外转移,中端产品可利用国家开发中西部地区政策的引导向广阔的内陆腹地布局。机电式继电器逐渐势微,固态继电器发展迅速,机电-固态组合式继电器方兴未艾。细分市场、找准市场定位,是每一个企业必须进一步做好的功课,走“专、精、尖”之路必能开拓更新的天地。

  优化升级迫在眉睫

  要充分利用金融危机及其后的契机,从技术、质量、管理乃至经营模式上优化升级。企业要拓展自己的特色,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扬长避短。

  “十一五”最后一年及“十二五”期间,继电器行业将是一个“量增不减势,质跃日月新”的状态。随着我国十大产业振兴政策的逐渐落实和深化,继电器的需用量和应用领域将在巩固中继续扩大拓展。传统的机电式继电器将仍然保持不低于7%-8%的增长速度,固态继电器的发展速度将靠近15%,而特种继电器会以20%以上的速度迅猛发展。我国继电器产业从“制造大国”向“创造大国”转变的步伐将逐渐加快,从出口拉动向内需、出口并驾齐驱的局面将日益凸显,特别是高端产品攻克提升后,内需推动的趋势会更加明朗。

  为此,企业要在优化升级中,从做“产品”迅速转向做“品质”,从争“市场、订单”提升到争“利润、品牌”。只有好的品质才能有更多的订单、更多的市场份额、更优良的品牌形象,也才能获取更大的利润。品牌形象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从“产品”入手提升“品质”,以“品质”树立“品牌”,踏上品牌经济发展之路,企业才能培植和凝聚起真正的核心竞争力。我国继电器产业从“制造大国”步入“创造大国”的进程才能扎实而快速。

  选准调整路径事半功倍

  大多数企业的大而全形态在结构调整中必须改变,零配件的专业化生产既是保证产品质量,也是规模经济、批量生产的方向,更是降低制造成本、定位优势发展的必然趋势。

  要充分利用后金融危机中世界产业调整的格局,将现在大部分特别是中小型企业以手工为主的生产模式,转变为以自动化或人机混合的半自动化装配、制造模式。中央关于大力扶植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给大量的继电器制造业中小型企业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要以此为契机,大力提高制造工艺水平,进而使技术品质有更大提升。

  大力提高自动化测试水平,把制造、装配的自动化工程能力系数提高到世界先进水平,或说迅速缩小与发达国家在继电器制造、工艺水平方面的差距。以开发新产品为杠杆撬动结构调整和开拓新市场。

  2009年我国汽车产销已达1350万辆而成为世界第一汽车产销大国。据有关专家预测,2010年将达1500万辆,“十二五”期间将以10%以上的速度发展。和电动汽车在节能减排和低碳经济的推动下将超常发展,这给汽车继电器的增长提供了强劲的推动力。汽车继电器将以每年递增15%以上的速度发展,特别是适用于、电动汽车的继电器产品会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投资类工业控制继电器在国家振兴装备制造业的大背景下,会迎来新的发展机遇,特别是智能电网改造已提上了国家发展战略日程,再加之风能、太阳能发电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将强劲发展,其所使用的大功率继电器会有极大的需求。

物联网相关文章:物联网是什么


时间继电器相关文章:时间继电器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评论


相关推荐

技术专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