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EEPW首页 > EDA/PCB > 业界动态 > 德州仪器释疑落子成都既属偶然也有必然

德州仪器释疑落子成都既属偶然也有必然

—— 成芯交易背后
作者:时间:2010-11-21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收藏

  时隔24年,终于成功落子成都。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amcfsurvey.com/article/114749.htm

  “这一次收购成都成芯半导体制造有限公司(下称:成芯)既有偶然的因素,也有必然的因素。”11月10日,中国区总裁谢兵在接受本报记者独家专访时表示。

  其所指的必然是自身的产能扩张需要以及中国半导体市场日益壮大,偶然则是恰好成芯也急需引进强大的股东方。

  iSuppli中国区研究总监王阳认为,德州仪器收购成芯是一次抄底,如果完全新建工厂,到投产至少需要两年时间。

  “成芯的市场价值是经过评估的,这个评估也是第三方做的,我个人认为和抄底不抄底没有多大联系。”谢兵说,它是体现了这个工厂所代表的价值,而德州仪器更关注的是,通过这个平台,可以注入更多的资金、技能、平台,尽快能达产。

  “我觉得落户成都的重要原因是当地政府能提供公平、公开、支持的发展环境。我们并不寻求政府更多的偏爱。”谢兵认为,业内完全没必要对于德州仪器将生产基地落户中国而紧张,相反它能给整个行业的水准提升带来更大的帮助。

  谢兵还强调,目前在沿海投资与在西部投资,其中的差距远没有外界那么大。

  成芯交易背后

  “对于成都市来讲,德州仪器是一个理性的选择,因为它在技术、管理、市场等多个方面有优势。”成都高新区发展策划局局长汤继强说,从英特尔项目带来的效应来看,引进德州仪器可以巩固成都在半导体领域的地位,进而吸引更多类似封装、设计企业进驻,从而壮大整个集成电路这一高端产业的产业群。

  其实,对于在成都投资,三年前,德州仪器曾经徘徊不决。知情人士透露,早在2007年,德州仪器就曾和成都市有过接触,当时其希望投资一家新工厂项目。

  “当时成芯半导体刚刚起步,成都市各方面对半导体产业的期待也很高,也提出了‘弯道超车、直奔高端’的发展思路,就是希望借助一些大项目奠定在中西部集成电路行业的领军地位。”该知情人士说。

  遗憾的是,德州仪器最终却将投资高达10亿美元的封装厂转投菲律宾。“我们都多次探讨过不同方案,曾经也接触过一些企业,但最终都没谈成,主要是觉得各方面的积累和时间还没成熟。”谢兵说。

  三年的时间,足够改变很多事情。谢兵表示,这些年德州仪器成功转型,现在重点关注模拟器件和嵌入式应用两块,并已成为在模拟领域全球最大供应商、嵌入式应用则是全球第二大供应商。

  “我们发现这两大领域的市场非常大,可以做的事情很多,例如,今年模拟器件全球市场容量为420亿美元,增长率远远高于整个半导体领域。在嵌入式应用全球市场容量接近200亿美元。”谢兵说。

  随着市场的增长,从去年3月开始,德州仪器出现了产能紧张的局面。为此,当年4月份,德州仪器宣布在菲律宾新建一座占地80万平方英尺的测试与装配厂以提高产能。8月份,德州仪器又斥资1.725亿美元收购奇梦达旗下申请破产的美国子公司。2010年上半年,又在日本宣布收购晶圆厂。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关键词: 德州仪器 芯片

评论


相关推荐

技术专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