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EEPW首页 > 嵌入式系统 > 业界动态 > 技术资金支持Intel挑战ARM

技术资金支持Intel挑战ARM

—— 降低功耗是首要需解决问题
作者:时间:2011-05-19来源:网易科技收藏

  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掀起的热潮,希望传统PC企业的转型,而在领域,这也为低功耗、便携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英特尔、AMD等企业逐步进入移动市场争夺未来的增长点。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amcfsurvey.com/article/119654.htm

  网易科技通过一系列厂商的介绍,力争呈现出移动终端对厂商的带动。

  网易科技5月19日特稿:通过Wintel联盟称霸PC芯片市场的英特尔很早之前就涉足互联网、移动市场的意愿,而在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兴起后,英特尔急需在这里实现突破,这对于英特尔的发展来说可谓迫在眉睫。

  说到困难,英特尔赖以成功的X86架构成为降低能耗的拖累,不过英特尔多年在研发上的投入也将加快突破的步伐。

  Wintel联盟瓜分PC天下运营利润超40%的巨头

  在传统PC巨头中,英特尔的营收和戴尔等PC厂商相差不远,但其手握着4倍的净利润,这也就是英特尔和微软的Wintel联盟被常年指责垄断PC行业利润的原因。

  不过很少有人知道,这个联盟关系并不牢靠,虽然两家企业分享了绝大多数的利润,但双方绝对不是什么密切伙伴,在上个世纪80年代,微软甚至把英特尔当作最强大的竞争对手看待。

  但随着英特尔芯片成为主流,IBM、康柏等公司广泛采纳英特尔的处理器和Windows系统。事实上,正是当时主流PC厂商的支持成就了Wintel联盟。

  在和微软达成事实性的联盟后,英特尔第三任CEO格罗夫从1985年开始从存储器业务向微处理器全面转型,而英特尔在1992年成为全球最大的半导体厂商。

  直到今日,微软在个人PC桌面操作系统的市场上几乎没有对手,而英特尔也占据80%以上的PC级CPU市场。两加企业的营业利润率都超过了35%,与此同时,PC厂商的营业利润率只能在10%徘徊。

  大量的收入维系着英特尔对研发的投入和市场的推广。而英特尔研究院的成立也在很长的时间保持着技术的领先。

  胜在制程工艺和芯片设计的双向优势

  说到英特尔的成功之道,就是设计工艺技术同制程工艺技术的双向领先。

  英特尔从制程工艺上,从1998年进入的250纳米工艺逐步发展到0.13微米、90纳米、65纳米、45纳米和32纳米,每一步都领先行业一个阶段。英特尔采取和主流制程工艺不同的策略,错开了主流半导体厂商的规格。比如跳过了60纳米这个阶段。

  如此一来,英特尔产品在同类竞争中拥有巨大的功耗优势。而在芯片设计上,英特尔同样不断推出全新的架构。这个方面,英特尔延续了其联合创始人戈登・摩尔的摩尔定律。

  集成电路上可容纳的晶体管数目,约每隔18个月便会增加一倍,性能也将提升一倍,当价格不变时;或者说,每一美元所能买到的电脑性能,将每隔18个月翻两倍以上。摩尔定律在不断的被英特尔公司实现的同时,也给英特尔新品发布赢取了更多的收入。

  而英特尔则严格按照钟摆规律来推出新的技术。制程工艺的革新和新的芯片架构的发布往往是相隔一年。奇数年英特尔改进自己的工艺,偶数年改进自己的架构。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关键词: Intel 芯片

评论


相关推荐

技术专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