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EEPW首页 > 专题 > PC死了吗?如何面对这个褪色的黄金时代

PC死了吗?如何面对这个褪色的黄金时代

作者:时间:2013-02-06来源:21CN科技收藏

  我和之间出了什么问题?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amcfsurvey.com/article/141825.htm

  曾几何时,是我身边最重要的工具乃至伙伴。回想我的大学四年,没有一天可以离开。上网、看球、聊天、偷菜、Dota…一直到最后十几万字的毕业论文都是依靠这个家伙完成。可以说,一台PC搞定了我的整个大学时光。

  而现在的状况是怎样呢?智能手机成为了我零碎时间的最佳伙伴,平板电脑为我提供了足够的网络应用和书刊内容。智能电视带来了海量的影音娱乐内容,大屏、3D的感官刺激让我享尽家庭娱乐。连接上Kinect,整个客厅又成了家庭互动的乐园。PC?哦,大概又好几天没开机了,现在连BT下载都懒的挂了…对了,这台A牌的笔记本电脑是我5年前购入的,直到现在,我还没有换一台新机的打算。

  在我突然意识到,我和PC之间是不是出现了什么问题时,我的眼神瞄向了身边正在用iPad逛淘宝的女友。“你现在用电脑多吗?”“这个算吗?”女友指着iPad问。“不算。”“就工作用。”

  PC死了吗?

  PC业黄金般的时代正在褪色

  职业的敏感让我嗅到了PC业的危机。我注意到,在市场调研公司Gartner的最新报告中,2012年第四季度全球PC出货量仅为9030万台,同比下降4.9%。2012年全球PC出货量约为3.53亿台,同比2011年的3.65亿台,下降了3.5%。另一个颇具权威的调研公司IDC也有类似的数据报告,“2012年的全年PC出货量比前一年减少3.2%。”

 

  2012年全球五大PC厂商出货量/Gartner数据

  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等设备拥有足够的便携性和易用性,甚至是更为绚丽的外表,这些都是PC产品不可比拟的优势。用户在选择购买一款互联网设备时,很多用户更青睐选择一款便携设备,而非PC。整个IT行业信息终端设备结构性的改变,让PC产品不再是主流。加之全球经济低迷所带来的“口红效应”,用户更喜欢购买一款价格不高,但足够炫的设备,来得到购物所带来的满足感。

  IT资深分析人士孙永杰认为,从市场的增长动力看,平板电脑的刺激点还是多于传统的PC,将会继续冲击PC市场,这一趋势在所难免。美国统计调查公司NPD给出了预测数据:2013年,平板电脑的出货量将达到2.4亿,而笔记本电脑的出货量只有2.07亿。

  不管怎样,“在各种移动设备的冲击下,PC市场表现疲软已是不争的事实。信息终端的主角已经发生改变。” 日本3C市场情报公司BCN认为,“PC业黄金般的时代正在褪色。”

  昔日PC老大的转变

  PC行业增长乏力,上游芯片制造商首当其冲。受困于市场压力和投资者的信心不足,公司市值在2012年11月8日被移动芯片制造商高通超越。虽然高通业务拓展全球副总裁沈劲谦虚地称:“高通市值超过,象征意义大于实质意义。”但行业趋势可见一斑。

  英特尔已经做出转变。英特尔在2013年1月的CES展会上推出了全新的低功耗凌动处理器平台(Lexington、Clover Trail+)和智能手机参考设计。全新的手机平台得到了联想、摩托罗拉、索尼、宏碁等多个品牌的支持。英特尔移动和无线芯片业务联合掌门迈克·贝尔(Mike Bell)在CES现场称,英特尔正在构建强大的产品路线图和不断增长的生态系统。

  美国《Fortune》杂志针对英特尔的转变采访了英特尔创始人戈登·摩尔。摩尔坦言:“移动设备市场不断增长,而英特尔在这一市场并不是很强势(Intelhasn't had a very strong position)。”这一颇具艺术的言论之后被多家媒体解读为:英特尔此前向来很强势,未来在手机领域也将强势。



   英特尔于CES介绍2013年移动芯片规划

  英特尔希望在移动市场上强势的梦想并非不能实现,但仍需要足够的耐心。手机行业竞争残酷人尽皆知,根据Strategy Analytics的数据,2012年上半年,在智能手机芯片市场上,高通的市场份额是48%,而英特尔仅有0.2%。

  英特尔希望重新定义PC

  除了进攻智能手机市场,还要保住PC市场。这样的攻守战略是很多企业在受到新兴市场冲击时,必须做出的选择。改变PC,让用户重新认识PC,成为了英特尔移动PC部门战略重点。2012年,英特尔加速了超极本品类的推进。

 

  笔记本电脑的形态改变带来惊喜 但是否必要?

  变形、热插拔屏幕、双屏幕设计的超极本不断出现在我们的视野,这些创新的形态设计的确给用户带来了惊喜和全新的应用体验。但同时其得到的评价褒贬不一。人们始终没有找到一个最理想的新设计。或许,人们本不需要全新的产品形态,而是应用体验的微创新。就笔者而言,从外形来看,现款笔记本电脑“屏幕+键盘”的设计本就是最经典的,就像冰激凌配蛋卷一样,无需改变。

  2013年6月,英特尔即将发布22nm制程的全新架构处理器Haswell。“重新定义笔记本”,英特尔对Haswell处理器的期望值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除了更加轻薄化的机身,更强劲的性能,是否还会有惊喜?我们拭目以待。

  PC不会死,只是以更广泛的形态存在

  PC厂商对未来的PC市场并不悲观。联想中国区总经理陈旭东在美国拉斯维加斯的CES展会上接受ZOL记者专访时表示:PC绝对不会消亡。一个新品的诞生不会让另一个产品马上消亡,未来笔记本会以更丰富的形态出现,联想YOGA变形本就是代表。

  陈旭东对“PC”的解读并非是“笔记本+台式机”,PC所涵盖的意义将更为广泛。无论是变形本、变形平板还是变形一体机,都有可能成为未来的主流。但这些产品依然是PC。陈旭东对记者展示了刚刚发布的智能桌面Horizon,乍看起来这像是一个变种的一体台式电脑,换一个方式应用,却为用户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体验。

  对于智能手机,联想同样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在CES2013展会上,联想发布了旗舰机手机K900,采用的正是前文中所提到的英特尔最新的移动平台Clover Trail+。“联想将在智能手机领域复制PC的成功模式,以中国市场为主战场,切入中高端领域。”陈旭东对ZOL表示。

  

  陈旭东在CES上介绍智能手机K900 它采用了英特尔处理器/gizmag图

  2012年9月的德国IFA展会上,ZOL记者在专访联想欧洲、中东及非洲(EMEA)地区总裁兰奇(Gianfranco LANCI)时表现出了对PC产业未来的担忧。“PC不死,PC在变(PC is Changing,Not Dying)。” 兰奇认为,未来将是“PC+”的时代。“外形、尺寸将更加丰富,甚至,智能手机也将成为PC的一部分。”

  “你做你10%的奔驰和宝马,我们去满足大众化的产品。”

  宏碁全球资深副总裁、大中华区总裁林显郎在接受记者专访时坦言,PC利润的确很低,但大众需要这样的产品。苹果这样的公司可以去做奔驰宝马,利润虽高,但难以放量。宏碁不会放弃PC,“你做你10%的奔驰和宝马,我们去满足大众化的产品。”林显郎认为,PC依然拥有坚实的市场基础。企业和教育行业依然是传统PC消费的主力行业。在国内,PC未来的市场发力点应该在四六级市场,让更多的人能够用上电脑,而非追求高利润。

  面对成熟市场,PC的未来在于云端建设。终端产品的性能已经足够,但网络和云服务的建设还有很大的成长空间。用户对更换PC本身的热情逐渐冷却,但却对存储、分享、内容消费等服务的热情倍增。这亦是宏碁等PC厂商未来着力点之一。

  写在最后

  我曾试图解读PC缘何会死,但最终发现,这个想法从出发点便是错误的。从产品本身来看,PC产品已经在改变,超级本、PC平板二合一的混合型产品、可提供多种应用体验的一体电脑等创新产品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为PC产品拓展了新的成长空间。从市场来看,依然有很多领域对PC有着极大的需求,如政教市场、企业市场、四六级市场等。

  在行业端,供应商、OEM商、品牌商亦不会让PC灭亡。他们正在竭力通过拓展产品线,甚至通过智能手机、平板电脑、云端服务、内容服务与PC融合,来保持PC的魅力。

  话又说回来,纵然你如何不看好PC的发展,如何不愿意再更新你的PC,但如果有一天PC真的从身边消失,你的工作、学习完全依靠一台平板电脑或是手机来完成,你是否愿意呢?

  PC不会死,只是在改变。



关键词: PC 英特尔

评论


相关推荐

技术专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