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EEPW首页 > 嵌入式系统 > 设计应用 > 一种基于UML的嵌入式系统可视化开发方法

一种基于UML的嵌入式系统可视化开发方法

作者:时间:2010-09-02来源:网络收藏

  然后用类图来描述静态的对象结构及其相互关系。从用例图(图1)中我们可分解出一些类,并将这些类之间的结构描述出来。比如从远端用户的“登录服务器”用例就可分解出Web服务器中的网卡、TCP/IP、HTTP类,本地用户的“登录服务器”用例则可分解出Web服务器中的键盘、显示器和本地监控等类。依次略推在Web服务器*定义了网卡、TCP/IP、HTTP、蓝牙模块、键盘、显示屏、本地监控、数据处理等类。

  每个类可以设置属性和操作,但我们在这个步骤中并没有定义,而仅仅是对嵌入式Web服务器的 对象结构作静态描述,类的属性和操作的定义将随着完整的类图在后文中出现。

  4.2 行为分析

  行为分析就是从多个角度来描述所研究系统的动态部分。我们可用状态图描述系统的状态行为,然后根据系统内部所具有的行为来定义和精化类的操作,另外也可用顺序图和协作图从不同的角度来显示动态的信息流。

  这里采用嵌入式Web服务器的状态图来简单说明(如图3所示)。根据嵌入式系统的特点,在此处,状态图不但包括嵌套层次结构状态的概念,还可用并发的概念来表示那些可以和其他状态同时处于活动状态的独立状态,图中用虚线表示。


图 3 嵌入式Web服务器状态图

  5 系统设计

  设计阶段是在对系统各方面都有充分了解的基础上确定特定的解决方案。

  5.1 层次结构设计

  我们在系统的分析阶段,一直使用统一的标识来描述系统,但系统具体实现时还是需要将软、硬件分开实现,所以我们要在系统设计阶段对软硬件层次进行划分。若这次的划分最终不能满足要求,也可以通过迭代在以后的循环中尝试多种方案,直到满足要求。

  在系统结构分析中用类图所作的统一描述涵盖了软件层和硬件层共同组成的系统结构,所有软件层和硬件层都是由类图中提取而来的,但类图中既可由软件实现又可由硬件提供的一部分内容则要根据性能、价格、规格大小等因素来加以选择。如本系统中TCP/IP协议栈的实现,就即可通过软件编程,也可选择购买提供TCP/IP协议栈的网卡芯片,相比较而言,自带TCP/IP协议栈的网卡芯片提供的性能更高、更稳定,但成本也较高,但本系统对网络实现并没有特别高的要求,所以从成本上考虑,还是选择了软件实现TCP/IP协议栈。这样,TCP/IP协议栈也就将在软件层中描述而不在硬件层中出现。

linux操作系统文章专题:linux操作系统详解(linux不再难懂)


评论


相关推荐

技术专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