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EEPW首页 > EDA/PCB > 编辑观点 > 国产EDA已准备就绪,自研工艺有望使国产芯片实现突破

国产EDA已准备就绪,自研工艺有望使国产芯片实现突破

作者:EEPW 时间:2024-05-11 来源:EEPW 收藏

随着芯片产业的快速发展,(ElectronicDesignAutomation)作为芯片设计、制造、封测等环节中不可或缺的关键技术之一,因此也被誉为“芯片设计之母”。然而,产业被美国的三大巨头垄断,也就是Synopsys、Cadence和西门子EDA,这三家占据了全球市场的80%以上的份额,其中,Synopsys全球占有率最高,高达32.14%。Cadence排名第二,市占率为23.4%,Siemens 位居第三,市占率为14%。EDA在全球市场的份额却相对较低。更惊人的是美国的EDA设计产品及技术在中国市场更是占据了90%以上的份额,而EDA仅占不到10%的市场份额,这对有着替代迫切需求的本土EDA行业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挑战。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amcfsurvey.com/article/202405/458614.htm

国产EDA迎接全新的机遇与挑战

究其原因,主要是国产EDA产业发展较晚,技术覆盖范围不够全面,许多国产EDA只涉及到芯片制造的部分环节,无法实现全流程覆盖。相比之下,国外的EDA则覆盖了各个环节和流程,使得许多芯片厂商会选择使用国外的EDA产品。其次,国产EDA在支持先进工艺方面还有待提升。以前,国产EDA大多只支持到28nm工艺,许多流程甚至不支持14nm工艺。此外,国外的一些EDA大厂实际上也是IP大厂,拥有各种IP核供芯片厂商使用,使用这些IP核可以降低门槛、提高效率。正是因为这几方面的原因,国外EDA才能够垄断市场,而国产EDA则只能在后面追赶。

所以EDA国产化不会一蹴而就,这是一条艰难的路,我们需要看到未来的发展趋势,持续创新,发展生态,才能共赢未来。对于国产EDA产业来说,除了人才和资金的问题外,产品之间的协同、政府配套政策也都是企业需要考量的。在美国不断给中国施压制裁的今天,国产创新突破已迫在眉睫,对于制裁来说,短期来说势必会对中国芯片业造成不小冲击。高端手机、计算机等都需要用到苹果、高通、英特尔等的高端芯片。这些芯片的制造若长期依赖美国技术和材料,势必让中国处于被“卡脖子”的局面。

面对封锁国产EDA喜忧参半

实现自立自强,国产EDA如何突围?

       然而,山穷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这一管制恰好会刺激中国芯片业加快自主创新步伐,走出一条自立自强之路。过去,国产EDA起步较晚,功能不如人意,究其原因在于没有足够的市场激励。如今局面迫使国内EDA软件不断改进功能,以完全取代美国软件,从而崛起壮大。

       与国际市场的集中不同,中国的EDA市场虽然规模较小,但增长速度却快于全球平均水平。据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预测,到2025年中国的EDA市场规模将达到184.9亿元人民币(约合25亿美元),届时将占全球EDA市场的18.1%。在2021至2025年间,预计年均复合增长率将达到15.64%。

1715419810828(1).jpg

随着我国半导体产业的发展与国产替代进程的逐步推进,本土EDA发展之路虽然艰难,但正在一步步迎来曙光。国产EDA企业在产业政策、产业环境、投资支持、行业需求、人才回流等各方面利好影响下,正进入黄金期。

中国真的需要那么多EDA企业么?

1715419825065.jpg

国内EDA几大巨头公司包括北京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概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英诺达(成都)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广立微等。

国内EDA供应商目前所占市场份额较小,为本土EDA龙头企业,仅占国内约4.5%的份额。本土EDA企业难以提供全流程产品,仅在部分细分领域具有优势,个别点工具功能强大。

三家已上市的企业各有所长。承继了“熊猫系统”的使命,其模拟电路设计EDA全流程是该领域全球领先的解决方案之一;概伦电子在存储器、模拟和混合信号电路设计领域拥有部分国际领先的核心技术;广立微则在国产化替代方面实现了重大突破,打破了集成电路成品率提升领域长期由国外产品垄断的局面。

1715419833842.jpg

华大九天

公司于2009年,在北京成立,2022年7月在创业板上市。值得注意的是华大九天最大的股东是国企中国电子集团,因此华大九天也是EDA领域唯一的国家队。公司创始人参与过国内第一款自主知识产权EDA“熊猫系统”设计,是中国最早从事EDA软件研发的企业之一。成立至今华大九天一直专注于EDA工具的开发、销售及相关服务业务,目前部分EDA工具可支持5nm先进工艺制程。

根据赛迪智库数据,2020年,EDA领域本土企业国内市场总销售额为7.6亿元,华大九天市场份额占比保持在50%以上。2021年华大九天实现销售收入5.79亿元,同比增长39.66%。2022年,实现销售收入7.98亿元,同比增长37.76%,稳居本土 EDA 企业首位。且已于 2022 年 7 月 29 日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截至2022年底,华大九天拥有约600家国内外客户。

华大九天表示,其公司产品覆盖了数字、模拟、混合信号、射频等多个领域,能够支持从0.35um到3nm的各种工艺节点。

目前华大九天已成为国内规模最大、产品线最完整、综合技术实力最强的EDA 企业。公司现拥有“EDA(电子设计自动化)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和“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截至2022年12月31日,已获得授权专利237项和已登记软件著作权106项。

2023年1月12日,华大九天通过其子公司深圳九天收购芯達芯片科技有限公司,股权取得成本为6947.50万元。华大九天称,标的的技术在业界具有领先优势,与公司现有产品具有互补性和协同效应,可以提升公司特征化提取工具研发团队的技术水平,对公司打造国际领先的特征化提取工具具有积极意义。

合见工软与华大九天携手共建国产EDA数模混合信号设计与仿真解决方案

EDA国家级工程研究中心挂牌——华大九天EDA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正式纳入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新序列管理

本土EDA巨头华大九天多种解决方案满足客户定制化需求

概伦电子

公司于2010年,在上海成立,是国内“EDA第一股”,于2021年12月28日登陆科创板。概伦电子的上市,对我国半导体产业而言,也是个标志性的大事。同年还收购了韩国SoC设计EDA解决方案提供商Entasys。据概伦电子2022年财报显示,公司实现营收2.79亿元,同比增长43.68%;归母净利润4488.61万元,同比增长56.92%,两项数据均达到历史最优。

主要产品及服务包括制造类 EDA 工具、设计类 EDA 工具、半导体器件特性测

试仪器和半导体工程服务等。主要的客户包括台积电、三星电子、SK 海力士、美光科技、

联电,及中芯国际等 IC 设计与制造企业。

       2022年,概伦电子发布承载EDA全流程的平台NanoDesigner,打造应用驱动的EDA全流程,发布标准单元库特征提取解决方案NanoCell,突破数字芯片设计瓶颈,启动业内首个DTCO理念的EDA生态圈。公司自主研发的EDA可有效支撑7nm/5nm/3nm先进工艺设计和制造。

概伦电子认为,EDA在整个半导体行业中,是一个市场规模较小,但技术流程很长的产业,需要种类繁多的软硬件工具相互配合形成工具链。以三巨头之一的新思科技为例,其完整覆盖芯片全设计流程的工具就有几百种。很难有企业能够通过内部不断研发出几百种点工具,即使有持续研发的经费,由于产业的快速发展,其产品研发速度也很难能跟上摩尔定律。因此,EDA 企业需要通过并购已经被市场证明成功的产品及其企业,进行技术整合,将并购作为内部研发的有效补充,通过不断地行业并购、兼并来提升竞争力,逐渐发展为龙头企业。

持续突破,概伦电子NanoSpice™通过三星代工厂5nm工艺技术认证

概伦电子:公司拥有已经国际领先客户验证的EDA关键核心技术

中国EDA分析之上海概伦电子

广立微

公司于2003年,在杭州成立,公司于2022年8月5日在深圳创业板上市。公司提供EDA软件、电路IP、WAT电性测试设备以及与芯片成品率提升技术相结合的整套解决方案,在集成电路设计到量产的整个产品周期内实现芯片性能、成品率、稳定性的提升,成功案例覆盖多个集成电路工艺节点。公司的解决方案已成功运用于4nm先进工艺制程。其拥有一支高素质的产品开发团队和良好的科研环境,保持在 EDA 软件、测试芯片设计、电学性能测试等方向的研发投入,目前已授权国内外专利四十余项,待审国内外专利申请超过四十项。

        2022年广立微业务增长迅速,营收再创新高,年度共计实现营业收入3.56亿元,同比增长79.48%,近三年复合增长率为69.42% 。广立微近期在接受调研时表示,面向晶圆级可靠性测试领域,公司扩展研发了晶圆级可靠性测试(WLR)设备,现已实现关键功能开发,扩充了公司电性测试设备产品线。广立微在国产化替代方面实现了重大突破,打破了集成电路成品率提升领域长期由国外产品垄断的局面。

华大九天追求互补性,而广立微则为了从制造类进军设计类。报告期内(2023年),广立微收购了上海亿瑞芯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43%的股权,并将亿瑞芯并入公司合并报表范围内。广立微表示,亿瑞芯是一家以集成电路可测试性设计(DFT)技术服务及产品开发为主营业务的企业。该股权收购标志着公司从专注制造类EDA向设计类EDA扩展迈出了第一步。

广立微大数据平台全线升级,为芯片全生命周期保驾护航

芯华章

芯华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 2020 年 3 月,总部设于南京,是一家立足中国、面向全球的国产集成电路电子自动化(EDA)智能软件和系统公司。仅成立数月,芯华章已完成亿元融资,这离不开芯华章团队的实力。据了解,芯华章核心成员均来自国际领先的 EDA、集成电路设计、软件以及人工智能企业,平均有 20 多年从业经验。

该公司以智能调试、智能编译、智能验证座舱为三大基座,提供全面覆盖数字芯片验证需求的五大产品线,包括:硬件仿真系统、FPGA原型验证系统、智能验证、形式验证以及逻辑仿真,为合作伙伴提供开创性地芯片验证解决方案与专家级顾问服务。

芯华章作为系统级验证 EDA 解决方案提供商,成立三年来,打造了统一底层架构的智 V 验证平台,并发布多款自研数字验证工具,基本建立了完整的数字验证全流程工具链。通过创新融合的技术底座和协同的验证工具,芯华章致力于解决传统验证工具“缺乏兼容性、数据碎片化、工具缺乏创新”的三大痛点,从而为产业用户提供敏捷高效的客制化验证方案。

03 全芯智造

芯华章验证技术研讨会 | 技术专家现场授课,技术干货+实战经验双重满足!

芯华章双模硬件仿真系统在渡芯科技部署,助力渡芯科技加速大型高速互连芯片突破

芯华章与芯擎科技建立深度合作软硬件协同开发加速车规级芯片创新

芯华章傅勇:国产EDA生态建立不易要脚踏实地做出口碑

总而言之,国产EDA已经具备了突破的条件和实力,为中国芯片产业的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动力。在不久的将来,国产EDA有望逐渐扩大市场份额,成为芯片设计、制造和封测等环节的重要技术供应商。




关键词: EDA 国产 华大九天

评论


相关推荐

技术专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