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EEPW首页 > 光电显示 > 设计应用 > 我国LED显示屏产业发展阶段及解读

我国LED显示屏产业发展阶段及解读

作者:时间:2011-10-15来源:网络收藏

1990年以前是的成长形成时期。这一时期的在国外应用较广,国内很少,产品以红、绿双基色为主,控制方式为通信控制,灰度等级为单点4级调灰,产品的成本比较高。

1990年-1995年,这一阶段是迅速发展的时期。随着LED材料和控制技术方面不断出现的新成果,LED显示屏得到广泛应用,产业迅速发展。这一阶段,LED显示屏在我国从初期的几家企业、年产值几千万元发展到几十家企业、年产值几亿元,产品应用领域涉及金融证券、体育、机场、铁路车站、公路交通、商业广告、邮电电信等诸多领域,LED显示屏产业成为新兴的高科技产业。

1995年-2000年,LED显示屏的发展进入一个总体稳步提高、产业格局调整完善的时期。在LED显示屏产业内部竞争加剧,形成了许多中小企业,产品价格大幅回落,同时,产品的应用领域更为广阔,产品在质量、标准化等方面出现了一系列新的问题,有关部门对LED显示屏的发展予以重视并进行了适当的规范和引导。

进入新世纪,光电子产业得到广泛的重视,一些具有实力和影响的企业把LED显示屏作为经营战略发展的重要内容,涉足LED显示屏产业,中国加入WTO、北京申奥成功等,成为LED显示屏的契机,预计在近两年内,我国的LED显示屏产业将会有较大的调整和发展。

我国LED显示屏产业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在规模迅速发展的同时,产品技术也推陈出新,一直保持了在该领域内比较先进的水平。LED显示屏控制专用大规模集成电路也已由国内企业开发生产并得到应用。

产业将有大的调整和发展

产业规模不断扩大

经过十余年的发展,我国LED显示屏产业基本形成了一批具有一定规模的骨干企业。据行业协会的不完全统计,从1998年以来,我国LED显示屏行业持续高速速度增长,产业规模不断扩大。

目前国内主要LED显示屏制造厂商主要集中在华东、华北、华南区域,大型制造商的市场范围几乎覆盖整个国内市场。就整个行业来说,具有较强的开发能力。国产LED显示屏的性价比比较高,市场占有率近100%。

产品规范和标准化受到重视

在LED显示屏标准化领域,我国保持了比较领先的水平。在我国LED产业的发展中,产品的规范和标准化较早就受到重视并取得了积极的成果。

1998年1月原电子部正式发布实施《LED显示屏通用规范》作为电子行业标准。1998年初成立的LED显示屏专业委员会,在引导规范行业发展、开展光电器件与LED显示屏产品技术及检测标准交流协调等方面积极开展工作。2003年,《LED显示屏测试方法》作为信息产业部行业标准正式发布,同时,《LED显示屏通用规范》也在修改后重新发布。

交通部、公安部、铁道部、国家体育总局等应用部门,根据具体行业使用中对LED显示屏的不同要求,近年也相继制订和推出了相关的LED显示类产品标准,使我国在LED显示屏方面的标准体系日臻完善。

市场保持持续增长

从1993年至今,全国LED显示屏市场保持持续增长,年平均增长率为40%左右。从市场增长速度来看,我国LED显示屏市场的年增长率1996、1997、1999、2000、2001年均在40%左右,只有1998年为30%。属于增长迅速、发展较快的新兴市场领域。

2003年LED显示屏行业总体发展比较快,规模型企业有所增加,产业逐步成熟。根据发光二极管显示屏分会的统计,2003年度销售额过亿元的有西安青松、上海三思、惠州德赛、北京利亚得等四家企业。年度销售额在1000万元以上的企业数目超过了50家,销售总额约为22亿元,占到全国销售总额的30亿元的73%。其中位居前列的六七家企业的销售额之和接近全国的1/3。年度销售额在5000万元以上的单位有12家,其销售额之和为12亿元,占全国年度市场销售额的40%。

技术不断推陈出新

LED显示屏的技术范围包括半导体光电器件技术、电子电路技术、集成电路技术、信息图像处理技术、信息传输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以及电子产品制造和电子产品安装工程相关技术。在LED显示屏技术中,以下方面的技术在实践中不断提高并普遍受到关注和重视。

显示颜色、亮度和视角

基础半导体工业的迅猛发展,带动了发光二极管制造材料以及制作工艺的改进,在颜色与亮度方面都有了质的飞跃,高亮度、蓝色及纯绿色发光二极管已产业化并得到应用。目前LED显示屏从颜色上能满足室内外不同环境下的单色、双基色、全彩色显示要求,四元素的红色LED器件及高亮度蓝色、纯绿色在室外显示屏中得到普遍应用。

在显示屏制作上采用SMD表贴技术的LED器件,可以获得更好的视角和亮度,目前已在高密度、全彩色室内显示屏中得到应用,但相对成本比较高,随着器件成本的降低,未来会有比较大的市场潜力。

灰度控制技术

LED显示屏在进行图文显示时,对同一基色采用级差间隔亮度,实现颜色的组合,一般可做到16级、64级、256级灰度。为使显示效果更符合人眼的视觉特性,出现了非线性级差调灰技术,即在低亮度区级差小,增加级数,逐步到高亮度区时增大级差,形成视觉效果上的“级差一致性”。目前LED显示屏灰度控制一般都在256级,通过采用非线性调灰技术,显示屏的显示效果比较理想。实际上,受数据、图像的信号源的制约,单纯追求大数量级的灰度控制,在使用中的实际价值是值得商榷的。

驱动电路

LED显示屏广泛使用的驱动电路是基于通用型集成电路来设计的,原理比较简单,价格便宜,产品的技术开放性比较强。通用IC设计的驱动电路在室内外单色、双基色显示屏方面应用成熟,目前仍然是主流的驱动电路。近年恒流驱动IC的发展较快并受到重视和广泛应用。恒流驱动技术根据LED器件的发光与驱动电流高度相关的特点,大大提高了LED显示的均匀性,同时,减少了显示驱动电路的阻容元件,降低了故障点,使LED显示屏更可*、亮丽。

LED显示屏专用的IC在国内外一直受到关注。近年,国外的IC制造商相继推出一些用于LED显示的专用IC驱动芯片,如TI公司推出的LED Driver等,这类芯片对原来通用驱动IC的集成度进行了提高,使显示屏的驱动电路设计简捷方便,功能上也有所提高,但同时成本也相应增加。

国内外LED显示屏制造商纷纷投入力量,研制开发设计适合自己产品发展需要的大规模或超大规模专用LED驱动电路。这类专用IC相对复杂,功能较强。LED专用驱动IC简化了显示屏系统设计的复杂程度,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显示屏的功能,提高了整体的稳定性,具有积极的意义。但是,也应该看到,我国各个LED制造商设计开发的LED专用驱动IC基本上是自用,批量规模不够,导致产品的开放性差,另外,过分追求一些实际意义不大的功能的设计,从价值成本方面分析也不尽合理。

系统控制技术

显示屏的控制系统包括了输入接口电路、信号的控制、转换和数字化处理电路、输出接口电路等,涉及的具体技术很多,其中为业内关注并研究开发和应用的关键技术包括:串行传输与并行传输、动态扫描与静态锁存、输入接口技术、自动检测、远程控制技术等。

通信传输和网络控制

根据对信息传输显示的实时性,LED显示屏的通信传输控制有通信传输和视频传输。视频传输方式则是把LED显示屏与多媒体技术结合起来,实现了在LED显示屏上实时显示计算机监视器上的内容,也可播放录像及电视节目,一般用于播放实时信息的显示屏都采用视频控制方式。具体传输是采用成对的专用长线传输接口电路。

另外,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LED显示屏在网络环境下的使用情况越来越多,在多媒体、多种显示设备组成的信息显示系统中,采用智能化网络控制,联网控制多屏技术也在实际中得到应用。

LED显示屏特点及应用:

半导体发光二极管(LED),是指在半导体P-N结通以正向电流时能发光的半导体显示器件。它利用化合物半导体(主要是Ⅲ-Ⅴ族化合物半导体)中电子由高能级至低能级与空穴复合时释放出电子,且能量(能量级差)大小不同,产生光的频率和波长也不同的原理,直接发出人眼可看到的红、橙、黄、绿、蓝等颜色的可见光及近红外的不可见光。LED显示屏以其色彩鲜亮夺目,显示信息量大,寿命长,耗电量小,重量轻,空间尺寸小,稳定性高,操作方便等特点在社会经济发展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目前,LED显示屏的应用涉及社会经济的许多领域,主要包括

(1)证券交易、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关键词: LED 显示屏 产业发展

评论


相关推荐

技术专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