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EEPW首页 > 光电显示 > 市场分析 > 揭秘OGS/On-cell血战触控NB谁输谁赢?

揭秘OGS/On-cell血战触控NB谁输谁赢?

作者:时间:2014-02-24来源:FPD制造收藏

  笔记型计算机触控面板市场烟硝味起!不仅面板大厂友达光电继去年eTP整合型触控方案在触控笔记型计算机市场取得佳绩后、今年又推出On-cell技术oTP触控方案,并强调将以极具成本竞争力的价格切入笔记型计算机触控面板市场;触控面板大厂F-TPK日前也喊出今年大尺寸(外挂式触控方案)产品将大幅降价、以争取更大市场份额。到底OGS和On-cell两大技术在触控笔记型计算机市场的争战,谁输谁赢?引起关注。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amcfsurvey.com/article/233755.htm

  目前面板大厂包括华映、群创推出的On-cell触控技术,在手机应用市场已经出现显著成长,尤其在中国5寸、6寸手机市场颇有斩获,并都已量产出货。

  平板计算机方面,目前主流触控技术仍以OGS(大片制程单片玻璃触控面板,Touch+保护玻璃)、薄膜触控技术为主,On-cell触控面板碍于结构和技术障碍,据传可能顶多做到7寸。因为传统On-cell为两层ITO结构、制程较复杂,面板厂后来推出的on-cell触控面板系于彩色滤光片背面进行触控感应线路制作、且触控感应线路采用毛毛虫图案单层架构,制程较为简单,但触控灵敏度有所牺牲。

  当On-cell触控面板要运用到笔记型计算机时,则必须回归到两层ITO架构设计。因为笔记型计算机使用的触控面板必须通过微软认证,而且笔记型计算机用触控面板的规格要求与检测标准较为严格。目前业界以友达推出的oTP触控方案、在两层ITO技术领先同业(早在达鸿还隶属于友达时、就曾投入开发,因此产业经验相对领先)。但oTP/On-cell触控面板能否通过笔电触控规格验证?能否在今年内大量生产?能否缴出像eTP触控方案的好成绩?有待观察。

  如果依照稍早笔记型计算机用触控面板的检测标准,业界看法保留。因为oTP的触控sensor与TFT的距离、比过去OGS与TFT的距离更近,因此受到TFT噪声干扰的问题、可能更棘手。而且外挂式OGS触控模块的贴合胶,某种程度也有助于避开噪声。

  去年友达推出eTP整合触控解决方案后,曾经在去年第三季取得不错成绩(拿下2成市占率)。然而,友达的eTP触控方案也使不少品牌业者却步,一方面是eTP触控面板将使笔电外观被限制住,另方面是供应商局限于友达。

  随着时空背景变化,外挂式OGS触控模块价格越来越低,尤其F-TPK更已宣示今年要大幅调降OGS价格、以扩大争取市场份额,触控面板市场弥漫山雨欲来气氛,因此推测eTP触控方案可能开始承受到客户却步、竞争增强的压力。这或许也是新一代oTP/On-cell触控方案顺应而出的原因之一,然内情不得而知。

  无论如何,不管是OGS还是On-cell、薄膜触控技术(G/F/F或MetalMesh),今年是否有机会在笔记型计算机触控面板市场大放异彩,最重要关键还是在于整个触控笔记型计算机市场的成长力道、品牌商推新机的意愿、消费者对于触控笔记型计算机产品的接受度。由于去年品牌商在触控笔记型计算机产品烫到太多(卖不好),因此今年以来、推出新机的态度都比较保守。预估第一波新产品可能要5-6月才会推出、铺货,在那之前可能还是继续调节/消化库存。

  对于面板厂来说,手机应用产品增加On-cell触控技术方案的使用,无疑是个新机会、纯属加分。现阶段On-cell触控方案确实也已打入了中国手机品牌市场。平板计算机是否能够复制On-cell触控方案在手机市场的发展模式?一般认为,7寸机种可能有些机会、较大尺寸有其先天限制,预估今年On-cell触控技术在平板计算机市场的占有率可能5%以内。

  至于面板厂的On-cell触控方案、能否如愿切入触控笔记型计算机市场?短期内受限于技术问题,似乎有待观察。市场研究机构WitsView预测,2014年OGS触控技术(包含友达的eTP和外挂式OGS触控方案)可能仍占笔记型计算机触控面板市场85%市场份额,薄膜触控技术(包含MetalMesh、G/F/F等)在笔电触控市场占有率估近10%-15%。On-cell触控技术渗透速度仍存疑。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面板厂两层ITO架构On-cell技术持续演进、突破,中长期仍可能是笔记型计算机触控面板的可行方案之一。而若On-cell触控面板放量被导入触控笔记型计算机市场,外挂式触控技术势必将面临进一步挑战,这包含了外挂式OGS、MetalMesh、G/F/F薄膜触控等等。



关键词: OGS NB

评论


相关推荐

技术专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