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EEPW首页 > 嵌入式系统 > 设计应用 > 影响数控飞剪机动态剪切精度的诸因素实验研究

影响数控飞剪机动态剪切精度的诸因素实验研究

作者:时间:2013-05-29来源:网络收藏


  (2)B-G阶段:

  移动平台继续加速运行,齿条也继续运行,这一阶段移动平台速度尚未到达齿条运动速度,两者之间有相对移动。这一阶段产生的相对移动即“剪切长度误差”

  (3)B-C阶段:

  速度跟随阶段。目的是让移动平台速度达到齿条速度,使两者速度完全相等。

  (4)C-D阶段。在C点发出冲切启动信号。由于电气机械的延迟约200ms,实际在D点位置切断齿条。

  (5)D-E阶段。

  在E点位置计数清零。由于冲切的震动会引起误动作发出脉冲。为消除该影响,因此延迟到E点才发出清零脉冲。所以从B点---E点这一区间齿条与移动平台的相对运动(尽管很小)没有受到的计数监视。(实际试验中,在B点就发出清零信号剪切长度最整齐就是因为齿条运动全程受到监视。)

  不管震动脉冲是正,负都在E点被清掉。

  但在E—F阶段还出现震动脉冲,就可能出现两种情况:

  ①正脉冲-------出现短齿。

  ②负脉冲------出现长齿。

  (6)E-F阶段。计数器清零---移动平台正向停止阶段。这一阶段要保证清零完成再正向停止。在该阶段出现过清零时间延迟到正向停止点出现正常计数脉冲被清零从而出现“长齿”的现象。

2.2移动平台动态冲切的PLC程序

  根据对移动平台动态冲切模式的分析,编制了运动部分的PLC程序:

移动平台动态冲切的PLC程序

  第0步为设置“滤波系数”,提高计数口X0接收计数信号的频率。

  第6步以X0为接收编码器计数信号口。计数器C1为齿条长度齿数计数。C3为移动平台启动计数。

  第14步计数器C3到位,发移动平台启动信号(Y0)

  第35步计数器C1到位,延时T201时间后发冲切指令(Y5)

  第37步计数器C1到位,延时T202时间后发计数器清零指令。

  2.2影响剪切长度精度的因素

  基于对移动平台的动态冲切模式分析,归纳出影响剪切长度精度的因素如下;

  (1)编码器脉冲信号

  (2)同步冲切-----在冲切时,如果移动平台与齿条有相对运动,则冲切长度无法保证。为了实现同步冲切必须调整跟随时间,即图2中的C-D阶段和PLC程序中的T201。

  (3)加速时间

  3.对影响冲切精度诸因素的进一步分析和优化

  3.1编码器脉冲信号的影响

  编码器脉冲信号-----编码器脉冲信号是控制移动平台运动和发出冲切信号的基础。如果有干扰信号窜入计数器,则冲切长度变短。如果漏掉了编码器脉冲信号,则冲切长度变长。因此在分析冲切齿条长度时,如果齿条过长过短,都首先判断是计数脉冲不正常。

伺服电机相关文章:伺服电机工作原理




评论


相关推荐

技术专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