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EEPW首页 > 消费电子 > 业界动态 > LifeSmart融资6000万元 把智能家居产品卖向世界

LifeSmart融资6000万元 把智能家居产品卖向世界

作者:时间:2015-10-20来源:铅笔道收藏

  董熠说,是一盘炒饭把他“逼”上了之路。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amcfsurvey.com/article/281536.htm

  2012年的一天,董熠像往常一样回家吃饭。推开门的刹那,一个陌生男子正在他每天吃饭的桌上大嚼炒饭。保姆随便带人回家,这让董熠觉得“不靠谱”,若装个摄像头看家,繁琐的程序又让他抓狂。

  当时,在国外刚刚兴起,这阵风悄悄吹到了国内。董熠、孟涛(下文称孟)、赵春生在硬软件领域浸润多年,几经思量后,他们决心做一款智能摄像头。2014年初,三位合伙人离职创业,创立

  创业初期,董等人立志把公司打造成“中国的Apple”。用户是“买得起房子的中产阶级”,产品为安全套装,如门禁感应器、动态感应器、无线摄像头和指挥中心。然而,当时类目在淘宝平台的销量总量并不让人满意。

  

LifeSmart把智能家居产品卖向世界

 

  ◆ 动态感应器能感应到任何异样移动

  适时小米推出的49元插排,孟开始反思的定位:“中国还在市场培育期,需要找符合国情的产品来做,那我先俯下身去。”随后他们开始妥协,产品线分裂为两条:国内生产购买门槛较低又好玩的产品,国外生产更成熟实用的产品。

  2014年4月8日,他们的智控家居组合入驻众筹网站“点名时间”。1个月后,筹得资金近40万元,位列当时智能硬件众筹排名前十。

  在坚持“国内线上销售”和“海外线下拓展”的理念下:LifeSmart产品已遍布淘宝、京东等国内电商;同期,他们在美国成立分公司,与美国第三大电信运营商Sprint达成合作,随后又牵手三星电子(美国),与瑞典、德国、英国等国经销商签订了合作协议。

  今年9月,LifeSmart获得6000万元A轮融资,投资方为海尔赛富、富士康等。他们向投资方讲述了一个“做智能硬件的软件公司”的故事:硬件是身体、软件是灵魂。

  先做智能摄像头

  “炒饭事件”过后,董熠发现了智能家居领域的机遇,“家里有保姆、小孩,你会愿意看看家里的情况。”

  几经思量,他找来了孟涛、赵春生一起谋划。董熠曾任UT斯达康副总经理;孟涛曾任天猫聚划算、B2B高管;赵春生早先任职华为,后多次创办科技公司。

  担忧声不绝。“身边不少朋友相劝,这些东西十年前就已经有了。”孟回忆起来, “但有与做好是两回事儿,很多公司做智能硬件那么多年,但都没起来。”

  这并非空口无凭。智能硬件时而出现在创业死亡名单。这是一片毫无章法、野蛮生长的领域:缺乏行业标准、行业定义不清晰、伪需求遍地、智能概念泛化。

  针对此现象,孟将鱼龙混杂的智能硬件创业公司分为三类:

  1、打着智能家居旗号骗人的公司。“最烂的是这种,甚至都没有产品,就做一个很简单的外壳,随便OEM别人的硬件,然后放在经销商那边。经销商压货,然后骗又傻又有钱的人。”真性情的孟,说到此处语气明显加快,重复了三遍“这是最烂最烂最烂的公司”。

  2、传统的智能硬件公司。“这类公司硬件出身居多,比较传统,比如说工厂。他们对软件、互联网玩法、用户体验、云端要求不够,对硬件的工艺设计也不够重视,所以呢,也在做,但是也没有特别的做起来。”

  3、与移动互联网结合的公司。“它们有互联网基因,又有传统经验,懂硬件工艺设计,也重视软件的用户体验。更重要的是,这类公司往往很重视品牌建设。”

  LifeSmart想做第三类公司。“我认为机会就在这。用新的方式、方法改变十年前没有做好的事情。”孟涛希望用智能摄像头扎进智能家居市场,然后接入其他智能设备,最终形成体系。

  2014年初,平台和产品技术分搭完成。三人离职创业,成立了LifeSmart,随后推出799元的安全套装,包括门禁感应器、动态感应器、无线摄像头和智慧中心。

  

LifeSmart把智能家居产品卖向世界

 

  ◆ LifeSmart无线摄像头可让用户通过手机应用看到家中动态。

摄像头相关文章:摄像头原理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关键词: LifeSmart 智能家居

评论


相关推荐

技术专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