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EEPW首页 > 业界动态 > 大陆面板企业蜂拥上马高代线 液晶产业链脱节似隐形杀手

大陆面板企业蜂拥上马高代线 液晶产业链脱节似隐形杀手

作者:时间:2009-04-10来源:IT时代周刊  收藏

  一哄而上拔高国内生产线水平,并不是国家出台扶持政策的根本用意;完善产业链,夯实目前存在的产业薄弱环节,才是产业振兴的必由之路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amcfsurvey.com/article/93328.htm

  “6代线、7.5代线、8代线”,对中国大陆企业而言,这些梦想仿佛在一夕之间触手可及。而与国内业界一派豪情万丈相反衬的,却是全球市场的整体低迷。

  2009年3月,在FPDCHINA展会上,国内三大制造商之一——对《IT时代周刊》表示,该公司将于今年4月在合肥正式开建6代液晶面板生产线,总投资约175亿元人民币,预计2010年第四季度可实现量产,计划产能为9万片/月。同时,其北京8代线项目也已进入环评阶段。据初步估算,该8代线的投资额为280亿~300亿元人民币,年产量为600万片。

  并不是近期唯一谋建高世代线的本土面板企业,昆山的龙腾光电和上海的上广电亦在蠢蠢欲动。

  据悉,龙腾光电已向国家发改委递交了一份关于组建7.5代液晶面板生产线的申请,预计总投资在30亿美元左右。有消息称,有关部门已加速对该申请的审批。此外,昆山政府还计划在3~5年内建成昆山光电产业园,总投资额将达到100亿美元,年生产额超过1000亿元。在2月26日,上广电公开表示正在就8代线与国际知名公司进行合作或合资的接洽,而去年因故暂搁的6代线正在作重新评估。国内最大的彩管生产商彩虹则计划在张江港建一条6代线。

  此前,上述企业对建高世代线都还流露出犹抱琵琶半遮面的羞涩,行动上也十分迟缓,为何现在却突然吹响了集结号?

  不得不上

  在业内人士看来,上不上高世代线已经容不得中国大陆面板企业去犹豫了。

  在“家电下乡”中,主推的液晶电视是26英寸,为其提供面板的厂商只有台湾奇美电,却不见大陆任何一家面板企业的身影。业内认为,政府层面之所以作此选择,不仅是为了给台湾面板业利好,也是因为拥有高世代线的奇美电可以降低制造成本,以更低廉的价格提供面板给彩电企业。“对大陆面板企业而言,没抓住这样的机会真是很可惜。”采访中许多业内人士纷纷感叹。

  更让人可惜的是,当海尔、TCL、乐华和创佳等多个彩电企业以1999元的超低价中标32英寸液晶电视后,却因不能正常供货而使标书成了一纸空文。造成这种“尴尬”的原因是,32英寸面板高昂的价格使整机的生产成本接近1999元的中标价。而且,由于大陆没有高世代线,彩电企业要想生产32英寸液晶电视,面板就要完全依赖进口,还得加上运输等成本。这使得32英寸液晶彩电下乡的愿望更不可能实现了。

  复旦大学平板显示工程研究中心主任谷至华认为,这些恐怕还只是表面的,更深层的问题是,随着平板显示在国际上成为主流,包括国防、政务在内的各个领域都开始使用液晶技术,如果只能从国外进口面板,是一件非常危险的事。

  此外,当下的政策背景也在将大陆面板企业推向高世代线。日前,国务院审议并原则通过的《电子信息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明确提出,“要完善液晶面板生产线的建设,重点扶持6代与8代面板生产线的建设。”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关键词: 京东方 液晶 面板

评论


相关推荐

技术专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