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EEPW首页 > 嵌入式系统 > 市场分析 > 分析:山寨上网本失败缘于英特尔微软垄断

分析:山寨上网本失败缘于英特尔微软垄断

作者:时间:2009-06-11来源:新浪科技收藏

  正如上文中讲过,手机的产品属性,使得它有“暴利”的潜能,而山寨手机通过产业链革新,成功收获了“暴利”。直到今天,尽管竞争已经很惨烈,但仍然有人申请牌照和加入手机产业,说明手机行业一定还有“暴利”,但为什么从2005年开始就不断有传统的所谓正牌手机企业加入业务下滑甚至亏损和倒闭队伍呢,原因是由于手机产业已经由“暴利、大批量和少品种”进入了“小批量、多品种/个性化、相对低价格”时代,由于自身的技术、管理和资金等实力有限,传统国产手机厂商根本无法模仿欧美手机巨头垂直一体化的运营模式,同时实现规模化(低成本)和个性化——虽然目前中兴和华为的终端出货量已经达数千万,但仍以数据卡和低成本手机为主,多品种和个性化不是太大问题。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amcfsurvey.com/article/95165.htm

  而山寨手机产业链通过上游核心技术的集中化和下游的山寨化(大量中小厂商存在),同时成功解决了规模化和个性化的问题。在我此前的一个文章《山寨制造的核心是产业链创新(蚂蚁雄兵组成的巨型虚拟企业)》已经分析过:如果把整个山寨体系看作一个巨型虚拟企业的话,那么这家企业有一个研发部(MTK,解决核心技术),有上百个工程部门(手机方案公司,研发公板或定制主板),上千个产品项目组(山寨机企业,主要是创意/外观定义和项目管理),每个工程部门和项目组都是独立核算并且相互竞争的,当然下游还有遍布全世界的营销网络。因此,这个体系的竞争力在于集大企业和小企业的优势于一体:一是由于技术和物料标准化,这个虚拟企业有研发、采购、生产和营销上的规模效应,不输给传统的大企业;二是这个虚拟企业的组成单位又是独立的小企业,非常有活力、效率和初级创新能力,没有大企业的规模和官僚病。

  也就是说,“山寨化”绝不是指假冒伪劣和偷工减料,而是一种新的产业组织模式:通过下游大量中小型企业竞争加上协作,以低成本的方式完成核心技术研发和末端创新,同时满足低成本、个性化和多品种等相互矛盾的需求——平民化的消费,平民化的生产,平民化的成本。在6月26日深圳大学举行的“低成本创新打造2009年3C产业热点”高峰论坛上,我将发表演讲详细分析山寨制造及其背后的深刻文化、经济和技术原因。

  相比之下,山寨产业链则是模仿甚至依赖传统台湾笔记本产业链。我的朋友《国际电子商情》记者孙昌旭在文章《大陆主流设计公司扎堆深圳》和《手机与的8个不同》中指出,目前山寨上网本的主要主板方案设计和制造商源于传统笔记本产业链上对应的二三线厂商,以台商背景为主。由于笔记本电脑市场的集中度很高,一线厂商主导,这些二三线厂商的出货量很小。因此,当大家转战上网本领域后,相比一线厂商,这些二三线厂商的出货量和技术能力相差较大。

  由于产业链分工是模仿品牌厂商,出货量和技术又都有差距,没有优势可言,为了降低成本,山寨上网本只能够在品质和物料等歪路上下功夫了。因此,在某种意义上,山寨上网本是“为了山寨而山寨”。举个例子来说,由于技术能力、资金实力和风险等原因,很多上网本厂商采用的是公芯片()+公板+公模的模式,自己只是想方设法在物料上降低成本和承担销售工作——问题是IT零部件的价格已经很透明了,这些工作对于供应链和消费者而言,并没有产生很大的价值,因此退出是迟早和必然的事情。

分析:山寨上网本失败缘于英特尔微软垄断(2)
图5:山寨上网本通过性能和规格上打折硬降成本 数据来源:摩根士丹利 2009/03

  山寨手机产业链则有自己的价值逻辑:手机的时尚消费特性产生个性化和多品种的需求,为山寨化(大量中小企业存在)提供可能性;Turn-key+公板模式降低了下游门槛,让这种可能性成为现实;在产业链中,山寨手机企业负责创意(外观设计/开模)和复杂的项目管理工作(采购管理、外包管理、项目进程管理等等),有自己的核心价值。



关键词: Intel 上网本 3G Wintel

评论


相关推荐

技术专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