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EEPW首页 > EDA/PCB > 市场分析 > 山东“芯”胃口:打造山东芯片产业带

山东“芯”胃口:打造山东芯片产业带

作者:时间:2009-08-24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收藏

  徐群认为,现在是进行收购的好时机。2009年,全球金融危机加剧,全球各大IC企业纷纷裁员减薪、市值缩水,部分企业出现严重亏损,甚至走向破产,其中,特别是产业,比如奇梦达,受全球金融危机和行业低谷的双重影响,困难重重,这为国内企业逆势扩张,及时吸收先进技术和人才提供了难得的机遇。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amcfsurvey.com/article/97410.htm

  8月20日,山东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软件与集成电路处处长毕丛福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透露:山东目前正与众多合作伙伴谈判,谈判的内容包括全资、并购等,只是目前不方便透露具体内容。

  孙丕恕说,趁机抄底不止是山东省的认识,也是国家层面的共识。2009年4月,国家出台《电子信息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其中强调:支持优势企业并购重组,支持“走出去”兼并拥有先进技术、核心专利和人才团队的海外企业。

  从设计入手

  “中国芯片产业要有突破,设计是非常重要的切入点。”孙丕恕认为,山东布局芯片业,应该从设计进行突破,这也是最终决定收购奇梦达西安研发中心的原因。

  孙丕恕认为:投入甚高,动辄数十亿美元,一个企业没有能力进行投入,需要国家主导,众多企业参与,才能实现向中国转移。

  在集团最初的收购计划中,目标并不止奇梦达西安研发中心。早在2008年初,集团就开始与奇梦达谈判合资,孙丕恕曾为此专程前往德国考察。当时的合资计划,除了研发外,也包括生产与制造。

  2008年之后,形势急转直下,奇梦达股东及管理层开始考虑出售公司。2008年7月,双方重新谈判,但谈判主题已变成浪潮收购奇梦达。当时的想法是并购奇梦达50%的股份,并购后,浪潮集团成为奇梦达最大的股东,并拥有控股权。

  山东省当时除了看到奇梦达的芯片研发能力,同样看到奇梦达的芯片生产制造能力。除了研发中心外,奇梦达的资产还有分布全球的晶圆加工厂以及芯片封装厂。其中两个晶圆加工厂分布德国的德累斯顿和美国的弗吉尼亚,封装厂分布在中国苏州、葡萄牙、马来西亚。

  为了在上突破,华芯半导体于2008年5月成立,其目标就是涉足芯片制造。浪潮有关人士介绍,华芯的目标是建设并运营世界先进的集成电路生产线,逐步打造以存储器及相关产品为主的集产品设计、工艺研发、晶圆制造和封装测试于一体的集成电路产业集群。

  记者采访获悉,华芯半导体已经落实了12英寸项目用地,完成了《12英寸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

  为解决芯片制造问题,山东省在充分利用省内资源的同时,还提出了以内引外,促进外部资金、技术、人才和芯片加工、封装、测试项目的进入。2007年11月,总部设在硅谷的百利通公司决定投资3500万美元,在济南建设10条晶振模组生产线。目前,其中的5条生产线已经安装调试完毕,即将投入生产试运行。



评论


相关推荐

技术专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