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EEPW首页 > 业界动态 > 如果中国切断芯片制造材料供应,世界将付出高昂代价

如果中国切断芯片制造材料供应,世界将付出高昂代价

作者:时间:2023-10-12来源:收藏

就在中国宣布限制对制造至关重要的锗和镓的出口一个月后,其材料的海外出货量降至零。北京表示,此后已批准了一些出口许可证,但这些限制是一个严厉的警告,表明中国拥有强大的武器,可以在围绕科技未来不断升级的贸易战中使用。 此前,美国、欧洲和日本限制向中国销售芯片和芯片制造设备,以切断中国获得可用于军方的关键技术的渠道。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amcfsurvey.com/article/202310/451461.htm

“现在判断限制有多严格还为时过早。 但是如果中国最终阻止大量出口,就会导致直接消费者的供应链中断,”欧亚集团地球技术总监陆晓萌说。

中国几乎垄断了这两种元素的生产。 根据美国地质调查局 (USGS) 的数据,去年,它占全球镓产量的 98% 和精炼锗产量的 68%

悉尼科技大学副教授玛丽娜·张表示,虽然美国及其盟国有其他选择,但建立独立的镓和锗加工供应链可能需要超过 200 亿美元的“惊人”投资。 开发可能需要数年时间。

“加工镓和锗的精炼技术和设施不可能一蹴而就,特别是考虑到它们的提取和开采对环境的影响,”她在 7 月份写道。

但除了这样做之外,可能别无选择。

张说,尽管这些矿产在全球贸易中只占“几亿美元”,但它们对国际、国防、电动汽车和通信行业的供应链至关重要,这些行业的价值都高达数千亿美元。

中国的主导地位

至少十年来,中国一直主导着这两种元素的生产。

镓是一种柔软的银色金属,很容易用刀切割。 它通常用于生产可制造手机和卫星通信射频芯片的化合物。

锗是一种坚硬、灰白色且脆的非金属,用于生产可传输光和电子数据的光纤。

两者都不是在自然界中单独发现的。 它们通常是开采更常见金属(主要是铝、锌和铜)的副产品。

荷兰国际集团 (ING Group) 大宗商品策略师埃瓦·曼西 (Ewa Manthey) 表示,这些元素的加工可能“成本高昂、技术上具有挑战性、能源密集型且污染严重”。

“中国在这两种金属的生产中占据主导地位,并不是因为它们很稀有,而是因为它能够将生产成本保持在相当低的水平,而其他地方的制造商无法与中国的竞争成本相匹配,”他说。

根据华盛顿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汇编的数据,从 2005 年到 2015 年,中国的低纯度镓产量从 22 吨激增至 444 吨。

该智库的分析师表示,中国在铝行业的领先地位使其在全球镓产量中占据主导地位。

此外,中国政府实施了提高产量的战略政策,包括要求该国铝生产商建立提取镓的能力。

这就是为什么在过去十年中,在中国以外的地区生产镓在经济上基本上不可行。

2013 年至 2016 年间,哈萨克斯坦、匈牙利和德国都停止了镓的初级生产。 (德国宣布由于价格上涨,将在 2021 年恢复生产。)

其他供应商

据美国地质调查局称,2022 年,俄罗斯、日本和韩国的镓产量合计占全球的 1.8%。对于锗,加拿大的 Teck Resources 是全球最大的生产商之一。 美国公司Indium Corporation也是全球顶级的锗化合物和合金制造商。

加拿大的 5NPlus 和比利时的 Umicore 都生产这两种元素。

“将替代供应来源引入线上还需要时间,”《芯片战争》一书的作者、经济历史学家克里斯·米勒 (Chris Miller) 告诉 CNN

它也可能很昂贵。

CSIS 人工智能与先进技术瓦德瓦尼中心主任格雷戈里·艾伦 (Gregory Allen) 表示,如果中国试图切断供应,全球矿业公司可以涉足锗和镓的销售业务。

“这不会是瞬时的,但一些全球采矿和炼油公司已表示有意这样做。”

7 月,俄罗斯国有企业 Rostec 告诉路透社,在中国宣布限制出口后,该公司准备增加国内使用的锗产量。

总部位于荷兰的 Nyrstar 还表示,正在澳大利亚、欧洲和美国寻找潜在的锗和镓项目。

“即使用户耗尽了这些矿物的供应,在晶圆制造过程中,镓也可以换成硅或铟,”欧亚集团的陆说。

她补充说,在某些应用中,硒化锌是锗的一种次要但功能性的替代品。

价格上涨

回收或许是另一种选择。

去年,美国国防后勤局推出了一项回收武器系统中使用的光学级锗的计划。

“工厂车间的废料已经成为了供应来源。 还从退役坦克和其他军用车辆中回收了锗废料,”卢说。

八月份,中国没有向境外出售任何锗或镓。 由于商务部表示已批准了中国公司的一些出口许可证,因此该数字可能会在 9 月份反弹。

曼泰表示,最初,这两种元素的价格可能会上涨。

据中国金属交易服务网站易佰银的数据,周二镓的价格为每吨 1,965 元人民币(269 美元),较 6 1 日上涨逾 17%

同期,锗的价格上涨了约 3%

曼泰表示:“价格上涨将使日本、加拿大和美国等国家的生产再次更具成本竞争力,进而加剧竞争,从而削弱中国在这两个市场的主导地位。”

“建设加工厂需要时间,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市场和供应链将会调整,”他补充道。




评论


相关推荐

技术专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