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EEPW首页 > 手机与无线通信 > 业界动态 > 展讯打破国外技术垄断 填补国内空白

展讯打破国外技术垄断 填补国内空白

作者:时间:2014-07-28来源:滨海新区政务网收藏

  “高新技术企业遇到的最大问题就是,技术进步太快,做不到领先就没有生存的机会。”通信(天津)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王占龙告诉记者,企业主要从事类产品的研发,近几年通过不断的技术转型升级,今年“基于28纳米工艺智能手机基带芯片”项目获得了重大突破,目前,全球仅美国英特尔、高通等少数行业巨头掌握此技术。该成果标志着我国在深亚微米集成电路领域打破国外技术垄断,填补了国内技术空白。目前,该技术产品已广泛应用于三星、HTC、中兴、华为、联想、小米等国内外各大手机厂商。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amcfsurvey.com/article/256139.htm

  攻克技术难点填补国内空白

  “2010年12月,通信(天津)有限公司在滨海新区空港经济区正式成立。”通信(天津)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王占龙介绍,公司刚刚成立时,只有几十个人,一层办公楼。而如今,三年过去了,公司拥有270余名技术工作人员,办公面积达6000平方米。这样的体量在类企业中算是数一数二的。

  “众所周知,高新技术企业研发成本短缺是导致很多企业技术停滞不前的根本原因。”王占龙说,2012年5月,市科委、新区科委和空港经济区管委会共同出资1亿元,展讯通信自筹3亿元,支持28纳米工艺技术研发团队。这也为该技术快速研发成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该项目成立后,展讯通信还从北京、上海研发中心引进研发人员,并与天津大学等多所院校合作,共同开发。通过270余位科研人员历时700余天的连续奋战,相继攻克了28纳米工艺下的IP设计、低功耗设计、可测性设计等一系列技术难点,最终成功推出了第一款支持28纳米工艺的高集成度TD-SCDMA/GSM/GPRS/EDGE多模四核智能手机平台。

  “杀手锏”技术带领企业领跑

  “28纳米工艺,相较于目前市场上常见的40纳米技术,动态功耗可降低40%,速度上最高可以提升近80%,面积缩小、成本降低。这是集成电路企业提升市场竞争力的‘杀手锏’技术。”公司高级战略合作主管陈天翔告诉记者,未来,公司将继续推进展讯通信28纳米基带芯片二期研发和产业化,并以该项目带动新区集成电路设计能力全面提升。

  据了解,2013年,展讯通信(天津)有限公司销售收入已超过31.4亿元,占集团销售额的50%,占天津市营收总额的87%。目前,公司正在洽谈建设基带芯片入库测试联合实验室,以展讯为依托建设“天津市移动智能终端技术工程中心”并争取成为国家工程中心。未来,公司还将进一步推进项目产业化,推动芯片尽快通过中国移动等运营商的入库测试,不断拓展销售渠道,争取在2016年28纳米芯片产值超过50亿元。



关键词: 展讯 IC设计

评论


相关推荐

技术专区

关闭